1.
最近看采銅的《精進》,看到一句話: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感同身受。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進入快生活。飛機航班越來越多、高鐵速度越來越快、雞鴨成熟期大大縮短;走馬觀花的“中國式旅游”、只要成績的考試速成班、不求甚解的碎片化閱讀、略過戀愛的閃電式結婚;工作中趕訂單、趕效率,生活中趕時間、趕速度。這通通體現出人們生活的焦慮、急躁。用采銅的話說,我們已經不是在過日子了,而是“趕日子”。
的確,工作是需要效率的。但當我們完成8小時的常規性工作和必須執行的任務后,其余的時間應該交給自己,而不是快節奏。
思考一下:
你多久沒有在清晨放著音樂,任由音符流淌,烹飪一份美味又賣相佳的早餐了?
你多久沒有伴著午后的陽光,沏一杯溫茶,靜靜地讀一本紙質圖書了?
你多久沒有一個人漫步公園,在長椅上默默地觀察公園里的美景趣事了?
你多久沒有躺在沙發上,和家人圍坐一起,伴著歡聲笑語,耐心地聊天了?
你多久沒有細致地觀察生活,用鏡頭記錄美好的片段了?
你多久沒有放下手中的繁務,做一下“內自省”或沉浸于自己的小愛好了?
亦或是,你曾未有過?是否活在匆匆中,把對生活的享受遺落在了某個角落?生活中不僅有忙碌的工作,也該有休憩的片刻。
2.
想起那周和朋友約好去爬山。到了山腳下,我跟朋友說,我們乘索道上去,到山頂去俯視山下的所有景色,豈不是非常棒?朋友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你不就是要著急回去寫報告?我偏偏不聽你的。既來之則安之,我一定要拉你爬上去。”磨不過他,就跟他一起徒步爬山。結果收獲頗豐: 朋友是個植物迷,帶我認識了沿途的花花草草,讓我見識了花兒的美麗;欣賞了途中的瀑布,在嘩嘩的水流中感嘆生命的神奇;更值得一提的是,途中結識了有趣的驢友QQ糖,現在還經常約著去爬山。
試想,如果那天我乘索道上山,那么只會在匆忙中與這些美好擦肩而過,錯失了游玩的樂趣。唐朝詩人李涉的《題鶴林寺壁》體現出古人對愜意生活的追求:“終日錯錯碎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古人尚且知道要在繁忙的生活之余,“偷"得半日悠閑時光,那么我們呢?
3.
我所追求的生活,莫不過在8小時工作之余,能有時間靜靜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清晨的一份可口早餐、午后沐浴著陽光的短散步、晚飯后點著燈光的寫作畫畫,周末去游山玩水的片刻,都給我成長的力量。
慢生活,生活慢,是我工作之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