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世界中,有很多神秘的人物存在,他們雖然只出現一次,但就足以讓人眼前一亮,比如黎山老母,連孫悟空都畢恭畢敬的觀音菩薩,竟然也要對黎山老母行晚輩之禮,比如鎮元子,雖然深居五莊觀,卻是一個連三清四御都不拜的人物。
再比如說太乙救苦天尊,他的坐騎一招之內能打敗孫悟空,而且喊聲能通天徹地,如果是太乙救苦天尊本人呢?當然諸如這些角色等等,都是以神仙的身份示人,可是在靈臺方寸山,作為凡人的樵夫才應該讓大家深究其身份才是。
為何要說樵夫的身份來歷不簡單呢?首先孫悟空不遠萬里從花果山來到這靈臺方寸山,在山中那么長時間,為什么其他人沒碰見,唯獨碰上了這位樵夫?看過神話小說的都知道,一般是有大神作為道場的山頭,周邊必定布滿各種陣法防御。
而樵夫能在方寸山自由出入,說明他法力深不可測,已經可以和菩提祖師相提并論,而且在整篇西游中,所有神仙,包括玉帝、老君和如來,他們至始至終都沒有發現菩提祖師的存在,而這位樵夫不但知道,而且連菩提的底細都清楚。
但是樵夫這樣對孫悟空說的:“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
不但知道菩提祖師,而且還知道祖師一共教出了多少弟子,綜上所述,如果說這為樵夫只是普通凡人,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更主要的是,孫悟空還問過樵夫,他自己為什么不跟著菩提學本領,特別是長生不老之術,最后被樵夫一大堆理由搪塞過去。
這說明什么?說明人家樵夫自己有本事,壓根就不用向菩提祖師學,但凡是一個普通人,突然間有一天說要送你五百萬,或者是讓你長生不老,你會不愿意嗎?所以作為普通人的心里,樵夫是沒有理由拒絕菩提祖師的。
所以從樵夫在山中唱的一首詞,就可以看出他的來歷,原著寫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這里的《黃庭》創作人來歷可不小,乃是圣人級別通天教主所著,早在封神大戰時期,通天教主作為和元始天尊還有老君同一級別的人物,為了避免自己的弟子進入封神榜,于是貼出一張警告字帖,上面寫著:“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所以樵夫的身份其實就是通天教主,因此他才可以自由出入靈臺方寸山,還不屑向菩提祖師學習法術,因為他的地位和能力,都不在元始天尊和老君之下,就連菩提祖師本人都惹不起他,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