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三年前看了兩個月的書一舉考過幼師資格證的筆試,面試兩次卻慘遭pass后,我對于“面試”二字心里總是默默存在一萬點陰影。我害怕面試,臺下雖然只有三個老師,可是卻在觀察注視著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呀,而在老師們問到我一些出其不意的問題時,我更是手足無措,大腦一片空白,就算勉強蹦出幾個字眼,也是支支吾吾,毫無條理可言。于是乎,只要恰逢需要面試的考試,有觀眾的演講類活動,我都最大程度去逃避。作為師范生的一員,免不了去學校教學實習期,而我在整個實習期間都是在努力去適應這個大集體的環境,去關注如何受到學生的喜歡。
想想看,主要是以下的心態阻礙了我:
心態一 ? 恐懼,放大了問題困難
一想到要面對評委老師,或是面對講臺下無數學生的目光,我的內心就無比忐忑,我害怕自己會出糗,害怕自己一個小動作暴露所有的緊張情緒,表現不好,給觀眾帶來不好的印象。其實想想看,在招聘面試過程中,對于老師們只不過稀松平常,我并不是眾多選手中最閃亮的那一個。比起關注太多細節以及環境本身,面試老師們更在意臺上我對于專業的熟悉了解度,以及面對問題的解決措施。而學生呢,許多時候,講課內容不夠吸引力,他們在關注自己小世界的事情呢。
心態二 ? ?要命的完美主義
總是想要等到所有的問題準備好了才去開始面對,在這樣的日子里一日日消耗自己的精力,到最后卻是每每什么都沒有準備好,胡亂上陣,措手不及。
心態三 ? 長期的自卑,自我評價低
在沒有開始之前,總是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所以導致了自卑情緒。讓我去發言,不敢啊,出丑咋辦?這種“我不行”“我無法勝任”的心態讓我遇到問題就繞開,逃避。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老師講課,說道,思想決定行動,而影響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個人的心態了。良好的心態引導積極因素,從而更好促進行動。
那么,該如何解決呢?
方法一 ?放下恐懼,專注當下
與其說擔心未來可能遇到什么風險問題,一時之間無法應對。面對可能的面試,我總是擔心自己形象不夠好,會有小動作,其實真正的核心所在——如何把一堂課的內容真實完整展現做的卻總也不夠完美。因為對材料的把握不夠,講課流程思路的不清晰,所以才會慌亂啊。
方法二 ?拋棄完美主義,不推遲行動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想要做什么,只要條件允許,立即行動就好。準備多少就用多少,剩下的交給隨機應變,有那么難嗎?知識無邊界,我不可能把面試可能遇到的所以問題全部準備好。何不勇敢去嘗試呢?所以,在我參加一場考試后身心疲憊的第二天,我就鼓足勇氣,來到了縣城的一所小學,各方打聽了解,最終在教務處主任的安排下,得到了一個短期實習的機會。
方法三 ?積極的自我暗示
從前總覺得“我是最棒的”“我能行”之類的雞湯口號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就算有了口號卻不行動還不如不說啊??墒菍τ谖疫@種極度不自信的狀況來說,有了口號,讓內心認可自己,才能有去邁出第一步和嘗試的勇氣。記得之前在一家暑期培訓班招生期間,無法從還是學生的身份迅速切換到培訓班專業訓練過的老師狀態,一直忐忑不安。后來給我們培訓的主管說道,只有你自己先確信了,就是專業的老師,才能讓家長可能相信啊。唯唯諾諾,支支吾吾,連一些基本的問題都不能夠堅決肯定的回答,又怎么會取得家長學生的信任呢?
要讓自己相信,再去一步步實現,好過一開始就否定自己,而不敢嘗試半步而留遺憾好得多!
開始了艱難的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會變得順利,而在這之前,心中也許還會打退堂鼓。退一步來說,去試試又不會損失什么呀,說不定就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