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到思維導圖是在2015年的時候,并跟隨童老師正式學習過,也算是入門吧!當時,學完后的感覺是思維變寬,整個人也很精神,老公出差回來,兩個人交談的也很棒,后來他也同意跟我學,對于怎么教他,當時,沒有多想,只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告訴他,他因為繪畫的原因而不愿意去畫了,我也沒有強求。(準備很重要哦!)
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又見面了,他帶我去看他的倉庫,然后說,要理一批貨裝車,我就拿著筆,他說,我記:有哪個牌子的奶粉,是幾段的,有多少桶等等。當老公看見我的文字版記錄時,對我大叫,然后還說,這就是你學的思維導圖,你不能這樣簡單的記嗎?(當時的記錄:老公用的是符號十數字,我用的是文字十數字)當時,我也很氣憤,又很難過……氣憤的是丈夫的態度,干嘛這樣對我呀!難過的是當時怎么不用M.M來解決呢?有些人雖然沒學M.M,但是他在他的高效工作中自覺的將M.M的知識點應用了下來。當時,在想我為什么在那樣的場景不知道用呢?……
再后來,老公送我到北京去學習的時候,從親戚家到上課地點很遠,要坐1個小時,轉乘3次的地鐵,第一天,老公陪我去查看上課地點時,我又將出行行程路線的M.M拿出查看時,老公是一把扯過去,揉了揉,扔在地上……然后說,“M.M有什么用呀!”還是陪同的四嬸撿起地上的那團紙。當時,包括現在想起來,都難受……后來,整整一年時間,真的都沒有碰過或者很少畫M.M,在我的腦海里,總有種聲音,那么多的人在學,在用,為什么我學了就沒有用呢?是這個東西本身不好?還是我自己本身沒有用好呢?直到看到認識的一個幼兒園園長都在用M.M時,我堅信的是,M.M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于用的這個人,是這個人只會學知識,不會用,正如飛筆老師說的“應用,而非硬用”,回頭再想,那次為什么學了M.M,在應用的時候忘記了呢?解釋:剛學的M.M還是處在條列式的思維,沒有將條列式思維轉換為圖像化或非線性思維,這也就是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也許,只有應用,才會有更深刻的體驗,才會有更深的理解。
后來,我在用,用在個案咨詢中,用在演講輔導中,用在日規劃中,用在學習中……這一切與老公無關,因為我們之間不再交流這個話題……這個話題總是一場口舌戰爭……只不過,偶爾看到好的關于M.M的信息會轉發給他,有一次,他打電話說,“我就不學了,我有我的工作方法,你還是教我們的孩子吧!”哦!還是看到了他對M.M的態度的松動,至少不像以前那樣的強硬的態度。
再后來,我決定去深圳學習M.M回來后,他知道我暑假繪畫,練習,畫M.M,交作業等等,不過,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沒說話,我也沒說。
前2天,突然發一小段文字,讓我用思維導圖發散發散,當時,覺得驚訝,他居然讓我用M.M幫他整理產品信息,嗯,真的是對M.M的認可,其實,也是對我的認可,雖然這個過程很長很長……
關于這件事我如何解決呢?首先,我問了一下,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關注點在哪里?老公說,每一條都是一個產品,主要應用在嬰幼兒產品上,先發散一兩個看看。舉例:
我是怎么做的呢?先將關鍵詞“牛初乳”利用聯想開花發散,如圖
開花后,在想這些信息在網上會有的,馬上關鍵詞百度,然后,對于一些信息用迷你M.M整理,如下圖。
再將整理的信息編號,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起床,重構再整合,如下圖。
牛初乳信息圖的旁白:從牛初乳的來源→成分→功效→適用人群→如何辨別購買→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來分別敘述,讓我對這個概念也有從不清楚到清晰認識。
當然,這個是第一個,還有很多要整理,其次信息還需要優化,再整合這是后面的話題,今天就解決一段話如何發散的話題,我的步驟是:第一步,聯想開花;第二步,信息整理,分類;第三步,重構一下;第四步,休息帶來靈感與創意;第五步,整合。
嗯,我是這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認可M.M,認可你,修復親密關系,幸福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