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Benjamin Hardy
文章來源:Medium
翻譯:Joyce Cheng
譯文僅供個人學習,不用于任何形式商業目的,轉載請注明原作者、文章來源、翻譯作者及簡書鏈接,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本文首發于觀察者。
向著夢想前進感覺是不太可能的。你確切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那一路上有著數不清的艱難險阻。
競爭如此激烈——成千上萬的人爭相要做你想做的事情。
如何才能擺脫激烈的競爭?
如何才能進步得足夠快,以確保自己的夢想免于向社會屈服或是被“現實”擊碎?
如何才能取得飛躍成就,不再與碌碌眾生爭奪一個職位?
畢竟,你要支付賬單以及負起許許多多的其他責任。你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當工作與其它一切你負責的事情結束后,很容易停下只等明天。即使你對自己的工作干勁十足,你也有可能因為沒有維護好家庭關系而內疚。
這一切真的讓人絕望崩潰。有太多的東西要學。質疑自己的能力是很容易的。或許我們應該放棄并且接受現實?
事實上….
你的大部分競爭對手并非難以超越。他們正面臨著跟你一樣的生存難題和現實挑戰。他們也沒能把自己的生活規劃成最佳的有創意的樣子。這正是成功路上的主要障礙。在真正的競爭開始之前,他們中的大多數早已放棄——而是在他們的領域中始終保持平庸。
經過一些調整,你將很快如墜入蟲洞般位居自己所在領域的前5-10%。這時挑戰就變成了,從那里爬向頂峰——這個過程才是真正的較量。達到前5-10%僅僅需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達到前1%則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存在。
這篇文章是一個框架,好讓你迅速進入自己領域的前5-10%,因而你可以向著成為你的領域中最棒的人這一目標發起真正的進攻。
第一階段將讓你成為你的領域里的前5-10%。一旦你處于這個水平,你將因為一技之長而獲得充足的報酬。這非常關鍵,正如保羅·格雷厄姆所說,“一旦你跨過盈利門檻,你的伸展臺將是無限的,盡管它可能很低。”他稱盈利能力的最底層為“拉面盈利”,意思是一家初創公司(或任何類型的生意)掙的錢剛好夠支付創始人的生活費。
無限的伸展臺意味著現在你可以將所有的“工作”時間用于你的工作。你再也不需要兼職或是從生活的邊緣擠時間了。你可以支付自家的賬單,并且吃拉面。這是第二階段的起點,也是你的藝術之旅真正開始的地方——在你的領域中成為最棒的人。
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階段:達到拉面盈利(或可持續盈利)
從業余到專業
肯姬和哈里斯最近結婚了。他們倆都從楊百翰大學(譯者注:該大學位于猶他州,是美國最大的宗教大學)退學了,然后在鹽湖城市中心的蘋果商店工作。與此同時,他們錄制翻唱音樂并上傳到YouTube和Vine(譯者注:Vine是推特旗下的一款免費移動應用,允許用戶創建最長6秒的短片并分享到社交網絡)。
他們的儲蓄足夠生活一年,于是他們辭掉了蘋果的工作,嘗試著成為專業的音樂人。每天,他們都會上傳新作品到Vine。幾個月來,他們的工作大多數都石沉大海。他們的關注者幾千封頂。
然后,一切都變了。他們上傳到Vine的一則作品立即獲得了病毒式傳播。第二天,一些Vine的頂級用戶聯系了他們,一些經紀人甚至向他們提供了合約。他們現在達到了拉面盈利,建立了很棒的人際關系,并且向著音樂人精彩的職業生涯不斷前進。
如果肯姬和哈里斯不從業余音樂人的身份開始嘗試的話,他們是不可能取得后來的突破的。他們具有一些原始的天賦。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愿意冒險去一遍又一遍地嘗試。質變引發量變。于是他們終于做出了大眾所熱愛的東西。
很少有人具備這種從業余選手起步的謙卑的美德。他們以追求完美為名拖延著不去做他們想做的事。你知道這些人。他們對于自己要去做個什么事兒說了好些年了,但永遠都沒有做。然而內心深處,他們很怕其他人會對他們有看法。他們陷入了一種決策上的優柔寡斷中——忙于計算得失而從未進入心流狀態。與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相反,他們做他們認為會受歡迎的事情—— 只做流行的模仿者。
接受訓練/教育
嚴肅對待你的夢想。大多數人沒有這么做。對待你的夢想足夠嚴肅才能成就卓越,超越平庸。接受教育和訓練吧。
“當學生準備好,老師就會出現。”——佛陀
自從參加完一個為期兩年的任務旅行,我就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名作家。然而,我的夢想就只是我的臆想罷了,直到我開始足夠嚴肅地對待它,并為自己找了一個導師。
我有過兩個改變了我的寫作的導師。其中一個是位年輕的教授,他在三個月里教給我的東西要多過我在之前四年里的所學。事實上,他在三個月里傳授給我的學術寫作和研究技巧,比大多數人在整個博士階段學到的都要多。在他的幫助下,我很輕松地就進入了我所選擇的研究生院。
大約六個月前我開始寫博客。心知這是我非常在意的事情,我決定參加一些培訓。然而,這一回,我采用的是虛擬在線課程的形式。參加課程一個月之后,我寫了一篇博文,閱讀量高達五百萬次,被多次外鏈并被翻譯成幾種語言。這個課程并不是我成功的原因;但它是我必定會采用的這種或那種方式取得進步的重要部分。
當你吸引到合適的老師來幫助你達到目的時,你就會知道,你已經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別再墨守其他人都遵守的陳規
流行即謬誤。大多數人在他們的領域中十分平庸是有一定原因的。他們遵循的規則阻礙了最佳表現。他們所攀爬的傳統梯子恰好意在使他們行進緩慢,保持平庸。
世人皆醉你獨醒。達倫·哈迪說,為了脫穎而出,你應當“向著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奔去。
正如彼得·迪曼蒂斯所說,“有的東西在取得突破的頭一天,只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對你而言一點兒都不瘋狂,其他人卻覺得很瘋狂,那么你的道路大抵是安全的。
與遵守社會設定的陳規相反,創建自己的規則。重構游戲,為你的成功助力。徹底忘掉反對者、慣例與盲從。追隨你的內心,聽從來自你的信念與前進動力的聲音。為了獲得幸福,你必須建立一種忠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忠于自己,好事情就會隨之而來。
堅持到取得突破
忍耐。
如果你還沒取得大的突破,那就繼續前進。堅持是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最根本的美德。幾乎每個人都能夠沖刺一下。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力量耗盡然后退出。生活中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是一場馬拉松——意在測試你的決心和意志。
如果你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那么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會去做。事實上,執著于一個特定的結果將會阻止你得到理想的結局。你將會強迫自己工作而不是讓它自然地發展。
有種自然規律叫做復合效應。如果你持續地拿一小筆資金進行投資,復利終將占據主導,呈指數增長。對于任何習慣也是一樣,無論好壞。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時間足夠長,復合效應就會產生作用,勢不可擋,而你就會開始得到指數級的結果。
如果你迫切希望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么你就會不惜一切代價讓它成真。如果你不想的話,它就不會成真。你將會自愿減少花在朋友和愛好上的時間,廢寢忘食,盡可能地尋求幫助,承擔風險,找到導師,接受訓練,并且虛懷若谷。當你嚴肅對待自己做的事情的時候,你將會被自己實現拉面盈利的速度之快所震驚。
第二階段:在你的領域中成為最棒的人
禁不住誘惑的人遠不如抵擋住了誘惑的人知道其威力。經驗是關鍵。知識只有在被恰當并一致地應用時才能轉化成智慧。因此,重要的是從已經實際到達目的地的人身上學習,而不是師從場外觀眾。永遠不要從那些你不愿與之易地而處的人那里尋求建議。
通過踐行其他人教給你的原則,你能夠成為自己所在領域中的前5-10%。然而,要想在你的領域中成為最棒的人,在某些時候你需要把那些原則都拋開。你變成了革新者。先驅。藝術家。要成為前1%的人,你必須走在刀鋒上——災難邊緣——那里的失敗概率是很高的。這個時候,你曾學到的一切都與你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相抵觸。但是你的能力將會更上一層樓。
構建你的全部生活以使表現達致最優
進入最好的境界需要你對自己的領域有全面的了解。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生活中的每個時刻要么有利于要么有損于你試圖達到的目標——你吃的東西——你參與的活動——跟你待在一起的人——以及你如何度過早晨和夜晚。
大多數人以消極響應的方式構建自己的生活。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查看電郵或社交媒體。他們甚至會讀本好書。但是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很容易上癮的輸入方式。
為了成為一個創意大師,你必須充分利用潛意識來致力于產出。當你遠離自己做的事情的時候,例如睡覺、與朋友見面,或是其他的一些活動,你的潛意識正在運轉,仔細思考你試圖解決的問題。
你醒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產出。或許可以用寫日記的形式來捕捉你的潛意識在你睡覺的時候做的所有工作。或立即投入到你正在做的項目中。當你開完會或是結束了任何形式的活動時,與直接進行查看郵件等輸入形式相反,你應該直接進行產出——你的工作,來最大化自己的潛意識。極具創意與洞見的智力靈感噴發將洶涌而至。
身體健康并且免于生理上的痛苦對于提高自己的表現也是至關重要的。 史蒂芬·奧茲安尼可在《痛苦大騙局》一書中寫道,“痛苦及其他慢性病是尚未解決的內在沖突的生理表現。為了自身的生存,慢性病以本能機制的形式出現。它們是本我想要被聽見的訊息,但是自我占據了舞臺中心,并且將真相藏匿于無意識的陰影即軀體之中。”
20世紀90年代,神經科學家坎迪斯·珀特博士,分享了她的發現,即:身體,而非大腦,才是通過神經肽進行通信的潛意識。的確,人類是整體性的。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步調一致。當我們在生活中遭受懸而未決的緊張感時,這種緊張一般會體現為身體上的疾病。當我們消除了這種緊張感時,我們也就允許身體自然且有機地自愈了。當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時,自然更容易產生靈感。
給予自己休整時間
少即是多。當你專注于結果,而不是刻意把自己弄得很忙時,你工作的狀態是全情投入的,不工作的狀態則是完全放松的。這不僅使得你活在當下,而且給予了你休整的時間。
高水平工作的能力就像健身一樣。如果你從不進行組間休息,那么你將無法獲得力量、持久力和忍耐力。然而,并不是所有“休息”都能讓你恢復元氣。有些事情比其他事物更能讓你舒緩。
我從工作中進行休整一般包括寫日記、聽音樂、陪老婆孩子、做飯以及吃好吃的,或是服務其他人。這些事情令我振奮。它們使我的工作充滿可能,同時充滿意義。
準備能讓你進入狀態的賽前套路
就學習與最佳人類表現而言,喬希·維茨金可謂是個天才。他是個國際象棋神童——贏得了五次太極拳的全國冠軍頭銜——現在正努力成為世界級的巴西柔術選手。他從根本上掌握了學習的基本原則,并將其橫向運用于不同領域。
為了“進入狀態”,喬希建議進行賽前套路演練。目標在于減輕壓力和焦慮,從而活在當下。這些套路通常需要20-60分鐘使你進入狀態。不過,喬希建議大家逐步減少套路的時長,直至你可以通過簡單地想一想套路就能進入狀態。
什么樣的活動有利于你達到最佳的精神狀態與士氣?
我的“賽前”套路是一邊做著庭院里的體力活兒,一邊聽一本指導性的有聲書,然后去沖個涼水澡。如果我希冀著靈感閃現,這就是我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庭院工作強度越大,我能夠得到的潛意識突破就越多。
擁抱痛苦與恐懼
“英雄與懦夫有著相同的感受,但是英雄利用了他的恐懼,將其投射到對手身上,而懦夫逃跑了。恐懼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你如何對待它。”
——克斯坦丁諾·達馬托(譯者注:此人為拳王泰森的師父)
勇者無畏只是看客的錯誤觀念。真正的執行者一定會感受到恐懼,并經歷痛苦。然而,他們學會了像瑜伽拉伸那樣,對痛苦安之若素。
騎自行車就是一項因其痛苦滿載而出名的運動。正如泰勒·漢密爾頓所說,“我發現當我為了某項激烈的不可能的任務而全情投入,而使出100%的能量時——當我的心臟如遭電鉆沖擊,當我肌肉中的乳酸發出嘶嘶聲時——我感覺很好,很正常,很平衡。”
自行車選手經常會提到“痛穴”,即他們在比賽中會越陷越深的一種精神狀態。“我比自己想象的要陷得深。”“我到達極限了。”“我完全動彈不得。”自行車比賽后的采訪中,你經常聽到這一類話語。
“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說是世界級選手最關鍵的特質,并應繼續培養。就我自己而言,我總在尋找方法使自己從心理上變得更加堅不可摧。當我心里不舒服時,我的本能不是逃離這種不舒服而是要與之和平共處。我的本能總是要尋找挑戰,而不是僥幸避免。”——喬希·維茨金
你開始感覺心里不舒服之時,正是你開始感覺不錯之時。這是你的成長時刻。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你的福地。大多數人止步于此。但你沒有。
發乎于愛
最后,沒有什么比與人類建立更深的聯系更為重要的事情了。你對其他人的愛是一種令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都相形見絀的體驗。
如此之多的培訓和自我提升都是內省的——專注于自我。但是,走出去并關注于他人所需將為你的工作提供新的意義。成為你的領域中的最棒的人,不是因為你將會留下可觀的遺產,而是因為你將造福眾生。
動機的層次結構分為四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你被恐懼驅動。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避免懲罰或負面的結果。根據決策理論,這種形式的動機旨在預防。
在第二階段,你被獎勵驅動。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篤信宗教,那么你遵循戒律只為祈求福報。如果你在商言商,那么你只會做你相信能賺錢的事。因此,你著重于提升。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只是外在的動機,遠沒有內在動機那么強大。
在第三階段,你被責任驅動。你會做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無論有沒有獎勵。你不懼怕懲罰。你的動機源自內在。但是你可能缺乏激情。你缺乏令你突破人類能力與理性的動力。
在第四階段,你被愛驅動。你早已超越了對自身需求所懷有的隱憂。你的目標是盡你所能為每個人帶去歡樂。你的愛超越了人類的理性。它促使你去做大多數人認為是瘋狂的事情。你不再墨守陳規或是聽從老人言。人類存在的最高級最純凈的力量指引著你。
結論
做著你喜歡的事情來養家糊口這一階段,是可以很快達到的。這需要你辛勤勞動、犧牲奉獻、堅持不懈。然而,這并不能保證你成為自己所在領域中最棒的人。要想達到后一階段,還涉及到沖破準則,跟隨直覺的勇氣。
你需要抉擇你所做的工作的影響力或質量的水準。你能夠成為最棒的人。這要從更高層次的思考著手。
你想要成為前1%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