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瞧瞧,路上折騰了將近四個小時,終于來到輪臺胡楊林公園的門口。天然的胡楊林停車場,大大小小的車輛散落在樹林中,由胡楊來當華蓋,車雖多,卻不見擁擠。我個人感覺在新疆的景點有個好處,就是地方大雖然人多卻分散,不似在內地,游人都擠成一團,看一眼迎客松給它拍張照只需要三分鐘,但是排隊可能會花去半小時。
吳大叔去買門票,我們開啟自拍合拍四處找背景模式,門口那塊亂入的來自胡楊文化研習室的宣傳板吸引了我們,只見上面用維語、漢語以及英語書寫著對胡楊權威而全面的介紹:
胡楊,又稱胡桐,維吾爾語稱胡楊為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是楊柳科落葉喬木,樹高15-30米,生存于地球已有6500萬年,是第三世紀生存下來的活化石。第四紀早中期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種群。由于胡楊具有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耐鹽堿的能力,能頑強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被人贊譽胡楊是“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英雄樹,又有“三千年的胡楊,一億年的歷史”之說。全世界的胡楊絕大部分生長在中國,而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胡楊林又生長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千年的胡楊基本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所苦苦追求的夢想,長生不老與永垂不朽,而偏偏它們的生長環境又是最惡劣的,可謂絕處逢生。胡楊林研習室則專門研究關于胡楊的攝影文化、根雕文化、堿文化、長壽文化、生態科普、詩詞歌賦以及胡楊精神等,想來也是十分有趣的。胡楊大概沒想到還能為人們提供這么多研究課題,就像曹雪芹估計也沒料到自己還能養活這么多人。
進入公園,吳大叔特別囑咐要跟正門前的千年老樹精合個影,不知道季節沒到,還是老樹精實在太頑強,青葉子居然比黃葉子多。吳大叔一路開著車向前,胡楊漸密,車窗外是滿眼的金黃。有些小樹頂著滿頭金黃的頭發,有的小樹卻少年老成,葉子全部掉光,只剩下了光光的樹干與毛毛糙糙的樹枝,像是桀驁不馴的憤青,但有著自己獨特的姿態,絕不跟其他胡楊一樣。沙地上落滿了金黃枯黃的葉子,與胡楊突出沙面的根結緊密依偎,像是要去愛撫這突起的"青筋“。
正當我們還在討論哪棵胡楊比其他胡楊更好看時,吳大叔讓我們先停下討論,因為前面即將有驚喜。車子在路邊停下,只見一棵已經完全空心,沒有一片葉子,甚至連枝椏也很少的瘦小枯樹立在路邊,雖然已經完全沒有了生命跡象,但是樹枝依然驕傲的伸向天空,倒也很好地詮釋了”死而千年不倒“的堅韌,這棵樹被譽為”樹魂“。吳大叔說其實它也被稱為求救者,因為地上部分突出的枝節像人的臀部,再向上的肢干很像人的手臂,整體來看它就像一個陷入沼澤的受難者,奮力爭扎著爬出地面,向大家求救,因此而得名。
在眾多胡楊中脫穎而出的還有三棵粗壯的樹,曰"三圣樹"。關于這三棵樹,吳大叔講了一個當地流傳很廣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這里住著很多居民,在一場風沙的襲擊后,胡楊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更可怕的是一些無知的村民也常到這里亂砍亂伐,于是有三位不謀而合的老人每天來到這里,阻止人們的行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這三位老人相續去世。而在他們生前經常站立的地方長出了三棵胡楊,據當地的老人說這是他們感動了上天,這三棵樹就是三位老人的化身。年輕人尊敬地把這三棵樹稱為‘三圣樹’。”愛護生態環境,其實我們的父輩做的比我們好。
路邊的紅柳紅得似火,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地散開在沙地上。蘆葦已經枯黃,蘆花卻是雪白的,倒像是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老人。它們與金黃的胡楊一起豐富了秋天的顏色,成就了絢爛的秋,多彩的秋。秀水胡楊,就是長在水邊的胡楊,由于有水的滋潤,秀水胡楊長的很清秀,猶如江南的美女。藍天,白云,金色胡楊,以及湖邊的蘆葦,全部都倒映在水邊,那分明是一幅畫。我一直固執的認為,一座城市至少應該有一條河,有了水,這個城市就有了靈氣。同理,水也賦予了胡楊生機與活力。當然,風景最美的地方肯定是要收費的地方,胡楊林公園也不例外。簡單吃完了手抓飯和羊肉串后,便進入到13公里的環形火車道旁,排隊上了復古的小火車,穿行在古老的胡楊林里,像是走入了一個童話的世界。當然,也可以坐船,河邊的胡楊總是長的最好,最漂亮。岸上,水里都是胡楊,相互呼應。
我們多想沉醉在童話世界中不醒來,可吳大叔一通電話把我們拉回現實世界,再不出來回到梨城就要半夜了。是了,好玩好看的地方不能全看完,要留一點遺憾,保留一些念想,這才是最佳的狀態。打道回府,一路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