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宋
我以激動的心情來拿起筆來,我甚至不想介紹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背景,我對它的內容介紹只有一句:這部電影以84年閱兵為題材,講述空降兵方隊參加閱兵訓練期間,發生的瑣事。
這是一部爺們的電影,這是一部血氣方剛的電影,一部排山倒海,氣勢如虹的電影。如果說好萊塢的動作片表現是眼花繚亂的英雄主義,那么這部電影就是敘寫鐵骨錚錚的集體精神。
當江排長站在小隊前講述他和孫教員一同參加戰斗的事情時,說了一句話:我們班長是個孤兒,他的勛章在我這,一條生命,一枚勛章。此時我流淚了。我如同江排長一樣,感受到這種戰友間的悲傷和懷念。一同去現場,戰友都倒下了,對于江排長來講一點也不幸運,一點也不高興,他希望倒下的是自己,留下的是戰友。他去閱兵,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那些犧牲的,卻不被人知的戰友去閱兵,為了讓祖國檢閱,讓人民檢閱。
是啊,一條生命,一枚勛章,只此而已,值得的么?有些事不能用值不值來衡量,應該用應不應該來衡量。上戰場,這是軍人的價值,這是軍人的應該。犧牲了是價值,是應該,活著的戰友是為了永遠的紀念那些犧牲的戰友,把戰友的活也抗起來。所以江排長為了參加閱兵,每天晚上,都用背包繩將自己變形的腿纏在一起,睡覺打呼嚕的他,從此再也沒有打過呼嚕。
影片里的孫教員的要求和口令,看起來那么無情冷酷,可是差點犧牲在戰場上的他,卻知道他必須如此,如此才能對得起犧牲的班長。戰場上來不了半點馬虎,否則就要流血犧牲,而閱兵場,就是新的戰場。
最后方隊小隊長李偉成這個當兵十五年的老連長,在離開前的講話中說道:4個月的時間,每人穿破了4雙皮鞋,鞋鞝用了6噸,6噸啊,我統計了一下,每人一共走完了9993公里,也就是說從祖國的最北邊到最南邊,用正步走了一個來回。
都說好鐵不碾釘,好人不當兵。可是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流血流汗。一個民族,總要有面對淋漓的鮮血而往前沖的好漢,總要有面對眼前的火坑而往下跳的好漢,這樣的一個民族才會免于蹂躪,免于屠戮。而一個民族的青年,總有一些人,崇拜豪杰,敬重好漢,立志成為條漢子,成為頂天立地的人,這樣的民族才有希望,這樣的民族才受尊重。
一個方隊可以震撼到心疼,一群人可以敬佩到流淚。請祖國檢閱!請人民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