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翻墻、爬梯子的方便,信息真正做到了國際化。(無可爭議的是,翻譯將是未來網絡重要又重要的東西。)
這是我們的機遇,也是我們的危機。知識焦慮從未真正離開。
想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唯有加快效率,日日精進。如果有機會,應該去消費,生活的瑣事要交給別人處理。一切只是為了加快勞動生產率。
目標清晰,才可能效率提升。清晰的頭腦是角斗場中第一重要的事。
遠離政治,遠離主流媒體,審慎喧囂,用搜索完備自己,用系統化的書籍基墊自己。
不要“關注”后設置“不接收消息”。沒有“數據流量”,你就沒有權力做留下或放棄的判斷,也就無從整理。
如果你喜歡他的文章,你應該收藏他的文章,而不是關注他。——除非他的很多文章不只是精彩,更是你需要的。
太多的正常情況是,訂閱、關注之后,你會發現他們提供的絕大多數信息都不是你需要的。
信息提取、信息轉化、信息存儲,日益成為人們面對信息、使用信息時迫切解決卻至今沒有解決的重大矛盾。
社交媒體是最浪費人時間的東西(這可能也是無數資本投入其中的原因。資本逐利的本質一直沒有變。)。最關鍵的是,“我們的人生”變成了“他人的人生”。
我們應該把下班后的時光交給自己,而不是社交。我們應該在上班后關注社交,而不是默不作聲。
在群體中時,應該是體驗與試錯的過程。獨處時,應該是反省、學習、研究、探索、總結的過程。
這個世界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網絡較電視廣播進步的一大優勢就在于它把選擇權交還給了個人。它真正實現了信息的單純接受者轉變為信息的探索者和發布者。
后補:
上文中關于社交的認識有誤。
對于這個朝氣蓬勃又吵吵鬧鬧的世界,我們,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一伙人,一伙和自己有著同類志趣的人,然后就可以對其他的方面“不管不顧”、“執拗”、“偏執”、“快樂”、“充實”下去了。
讓人興奮的社群文化。
這里有三點要做:
第一、如何發展你心目中的那個社群?
如果殼網。如QQ群。
第二、如何融入社群?
為了取得進入社群,并可以與之流暢對話的資格,必須自學基礎知識!
當然,過程當中,可能會得到社群中的一些“大牛”的指點,但是,很明顯,絕大多數還是需要自己自學。
第三、如何成為社群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積極答疑。
積極研究他人提出的問題。
有自己的課題。
總結:
我們這個星球并不缺少成就未來的材料,關鍵是我們怎樣運用它們。
做一個偏執狂會比做一個全才更快樂。
做一個全才會比偏執狂更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