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使人成熟
說到“職場小強”,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董明珠。從職場底層開始打拼,歷經多少磨難都屹立不倒。她的職場經歷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小強”成長史。
當初:
- 她的丈夫在兒子2歲時病故;
- 36歲進入格力從業務員做起,當時格力公司規模小、產品質量不好,按她的話說,就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
- 親自跟耍無賴的老板要賬,圍堵40多天;
- 從未休過年假;
- 1994 年底,在格力電器最困難的時候,接過了經營部長一職;
- 同年,面對格力內部一次嚴重危機,她經受住“誘惑”,沒有隨部分骨干業務員“集體辭職”……
近幾年:
- 2015年格力進軍手機行業,第一款手機失敗;
- 第二款手機失敗;
- 今年6月,第三款手機上市首日僅8臺銷量,成為了熱點。這使她曾揚言的“3年內滅掉小米”不攻自破。即使這樣,她依然堅強,霸氣的對媒體說,不認為以量定成敗。
董明珠:人一輩子都沒有經歷挫折,就算不上成熟。
接收包裝丑陋的禮物
從小就背熟了那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挫折和痛苦都是職場能人必經之路,也是職場給予我們的禮物。每當我們仔細回想自己最有成就感的那些事,無非都是我們如何對抗挫折,堅持直至成功的故事。
“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他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外殼,你會享受到他內在蘊含著的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摘自《遇見未知的自己》
所以,職場中我們常看到越是級別高的人越是很少抱怨,相反他們善于反思和總結,用包容的心態看待一切事物。這就是:態度不同,地位不同。
感恩每一個折磨你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你換了幾份工作,換了幾個地方,只要是在職場,就一定會有折磨你的人,不同的是,只是換了一個人折磨你罷了。而這個人可以是你的老板、上司、同事、下屬或者客戶……
曾今我無意間路過一家書店,在書店櫥窗里看到一本名叫《感謝折磨你的人》的書。這個書名一直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沒有買它,不過每每想起,就已經覺得能感悟八九,充滿雞血了。
有時候“被人折磨”就像是一個魔咒,你越是想逃,越是無法逃脫。唯有接受它、面對它及化解它,才能將它變成一個禮物,強大你的心智,雕琢你的棱角,使你變得更加成熟,正所謂不折磨不成長。
不要被自己編造的“故事”所欺騙
我們常常把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想象的很復雜,也總是站在審判官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事物。但是我們卻很少跳出自己的意識從審判的角度觀察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被領導批評的時候,回到自己座位上看到周圍的同事有說有笑,你會感覺他們是在幸災樂禍,從而你的情緒更加低落。
你是否又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的同事被領導批評時,為了緩解氣氛,你和其他同事故意談論些有趣的話題,希望能打破尷尬的僵局,使這位同事能夠好受一點。
這就是所站角度不同,對周圍環境或事物的認識也會不同。不得不說我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意識所欺騙,從而歪曲事實真相。有時候,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的跳到意識圈外去理智分析自己的所見所聞。如果遇到一個我們無法判斷它是好還是壞的事情,那么就把它往好的那面想象和理解吧,這樣也沒啥壞處。
“小強”最顯著的特點、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打不死”,當有一天你成功獲得了該標簽,那你也就得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