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姐妹們,感覺自己特別想個YL若隱若再,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哈哈,YL不是,不如說自己就是做事不有始有終。
好吧,從有始有終開始說起。
1.37歲開始了,有失落、有期待,只要沒閉眼睜不開了,我想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
我每年一到快到新的一歲之前的將近一個月就會焦慮,沒錯,最近 又開始失眠,3、4點鐘睡覺算早。開始惆悵,開始盲目。
不過我有位堅持3-4年一直給我發消息的皈依佛門的同事(在一家為政府服務的公司工作)他好像總是知道我在出現什么問題的時候給我發消息。
稍后在最后我同步,我想這也是做為我開啟新的一歲最好的開示吧。
生日每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跟男朋友過一次,正日子跟父母吃飯。今年我更加隨意,澡也沒洗,臉也沒洗,穿著睡衣就過了。哈哈。不同的是,跟男朋友一起總結我上一歲的得與失,和截止目前自己的問題,將來怎么改正。
2.爸爸的生日。
8月20日是我爹的生日,我的拖延癥還是讓自己在19日的22點鐘倉促的完成了生日禮物購買,但卻是想了很多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之前可能會考慮到高級的即可,今年買了一個茶臺。
朋友建議給我爸買個好的實木的,我拒絕了。1)不符合他之前的需求,必須小,方便挪動 2)明天不一定能到
3.相互幫助、關心。
最近追了個劇《生活啟示錄》胡歌、閆妮主演。感受頗多。
學會聆聽、不要憑自己的主觀去判斷 一件事;要學會該忍耐的時候忍耐,其次就是如何處理家里誰做主的問題,要讓另一半感覺你很多事情會和他商量,而不是我說的都對。
剛好,我第一條里提到的總結我問題里,我也中了獨斷這一點。其次我的毛病還有壓力不大,做事沒有持久性(拿寫成長日記來說)。永遠做一個執行者,自己不會多思考一步。不聽別人建議...其實還有很多,但這些也許是我最致命的。
男朋友最近的工作也不順心,但他不會跟我多講,不過把握好火候適度的去問問,并且給予鼓勵即可,不要帶有太多的主觀意見。
好了,好啰嗦是吧。
新的一歲,不熬夜(盡管說了一萬遍,但還是為了我的發際線不在增高,眼袋不在增長面積,繼續說著)、多看書(不是為了看而看,而是帶有目的性的去看)、多運動(每天堅持做一節KEEP)
GOOD NIGHT MY SISTER
2019.8.20 凌晨2點
第一段 提到的開示,希望能幫助大家
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身處其中的每一種情境,背后都有復雜的成因,并不是單純某個人、某件事造成的,并且情境本身也在持續變化中,新的因緣不斷加入,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緣是我們自己的心念。
這個見地至關重要,尤其在我們身陷困境時,面對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我們努力停下與自己無休無止的討論,暫停那股指責、懊悔、怨憤的強大慣性,盡力與內心的恐懼、痛苦聯結,讓自己的軟弱、無助、孤獨融化在那強烈的痛苦感受中。我們不會因此而被痛苦吞噬,相反,我們封閉、僵硬的心這時才有可能一點點軟化、打開,你感覺心頭的千斤重擔開始松動,有一種空間感,終于可以環顧左右。
這時,前因后果相互作用、事物普遍聯系的見地像一道光照亮眼前,你慢慢看到自己是怎樣在因因果果的羅網中一步步走到現在,無盡追逐背后周而復始的貪婪、嗔恨、執念、傲慢,以及身陷輪回的不由自主,自己是這樣,旁人亦然,在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中,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他人的影子。
這個洞見使我們在接下來的反應方式中不至于陷入盲目的指責或自責,但也不會覺得自己完全是不公平命運的受害者、全世界最無辜的那個人。總是覺得自己無辜受害的人往往是缺乏反省的。
一方面,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急于評判并找一個發泄怨憤的靶子,仿佛指責有助于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真正開始意識到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這個承擔不僅面向過去,也面向未來。也就是說,我們接納已經發生的,并決心通過自己現在的發愿和行為,為未來創造積極的緣起。
佛法中的“接納”從來不是被動、懦弱或是事到如今、無可奈何。我們如果能懂得一些空性的道理,就會逐漸承認空性在事物中的種種表達,例如無常、因果、緣起。就是這樣。------希阿榮博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