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攜友出行。近來對周邊古鎮興趣漸濃,恰巧之前歐皇附身,中了某微信公眾號的新西塘越里660元大禮包(但最后真正用了的也只有200元。。),位于高鐵僅23分鐘的嘉善,于是欣然而往,順便去趟“傳說中的西塘”。
兩天游程眨眼而過,留下幾點印象很深。
首先,近!真的近!從家里出發到嘉善南,刨去預留的等車時間,地鐵+高鐵只要一小時。不愧是一體化示范區。與友笑言,如果在虹橋上班,居住在嘉善甚至比居住在人民廣場以東,要近許多。
二來,“新西塘越里”實質上是一個產業新城項目。由孔雀城開發,總規劃包含住宅、旅游、產業三大板塊。在越里附近,已經有上海人才創業園豎起了牌子,邊上的住宅已經開發到了16期。去玩的時候興之所至還去看了看房子,剛開盤的16期,主打61平和85平的中小房型,均價1萬6。85平開盤一天幾乎售罄,買主據中介和當地人說主要是上海和蘇州人,以投資為主。16期以前的房子幾乎都已賣完。
不用多說,“離上海近”是這個板塊的最大賣點。一方面交通便利,除了高鐵站很近外,據說附近還會有個輕軌站,直接與上海地鐵9號線松江新城站相連,相當于打通了城際軌交通勤線。另一方面,周邊配套資源很多都來自上海,比如與上師大相關的私立教育資源、東方醫院分院等等。據說周圍這樣的盤還不少。開發商這么看重和自信,倒讓人心有憂慮起來。會有那么多人來么?畫的這些餅能成為現實么?不會是另一個炒作出來的泡沫吧?
說回越里,如果從一個旅游配套來看,作為“高仿江南古鎮”“長三角微度假旅游區”,憑心而論,品質算是過關了。無論是餐飲、住宿、休閑,還是園中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夜間燈光及表演,看得出對“逼格”的追求,完成度也還行。雖然有許多雷(比如一些莫名的雕塑、空關著的店鋪、“東來順”“高老九”不知道是怎么招進來的估計是和孔雀城關系挺好。。),但左岸美術館、禪射堂、民宿等等,都還不錯。還體驗了一把龍舟競渡,可以說是非常應景了哈哈。目力所及,以中老年團或是帶著小孩的一家子為主,間或有少量情侶和漢服cosplay者。有個游客的評價很中肯,“江南古鎮主題的大公園”,人民群眾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很適合老一輩帶著孫輩在空閑時間來玩玩。
跳出越里去西塘,一個真正的江南古鎮。最大的感受是,西塘已是“過氣網紅”。即使在端午假期,古鎮人并沒有意料中那么多,幾乎每個民宿都掛著“今日有房”的標牌。到了晚上人倒是漸漸多了起來,但仍沒有達到想象中摩肩接踵的擁擠程度。但作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的確比烏鎮更真實一些。沒有被裝飾得這么體面,很多地方還有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同一種東西的價格在不同商家就不同),反而給人一種安心的原始感。與烏鎮(西柵)相比,西塘小了很多,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不同類型的弄堂很有趣,沿街商鋪賣粽子的很少(即使在端午也只看到了一家),賣常規古鎮食品有一些也不多,賣鮮榨果汁、各種果酒花茶、雞爪豬蹄的較多。特色吃食是便宜的醬爆螺螄和清蒸白水魚,通常只要5元和18元一份,餛飩和牛雜湯也是特色。吃下來最驚艷的是蟬衣包菜,薄薄的豆腐衣里包著汁水很多的野菜,很是鮮甜,一口下去有爆汁的滿足感。
新月彎彎,華燈初上,似乎更能沉浸到古鎮的場域中,體味“逃離”和“扮演”的樂趣。脅迫友人拍下游客照若干張,滿足了長久以來想好好拍些做作照片的愿望,算是勇敢做了回自己,哈哈。
無論是古鎮還是“古鎮公園”,其實都還蠻套路的,無非就是以古鎮為背景的一個個消費場景。但俗話說得好,“總是套路得人心”,人們之所以一次次被套路,說明套路的確抓住了現代人微休閑、微度假的需求。無論是文藝青年、漢服少女、戀愛情侶,還是中老年團、小朋友們,都是目標受眾。這片市場恐怕是方興未艾,長三角一體化中的休閑度假旅游也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