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爺出生在遼寧省巴彥縣,小時候家里窮,實在揭不開鍋,和他的叔叔一起,趕了幾十天馬車,一路奔波,投靠到黑龍江的一位遠房親戚家里。那時候的黑土地是真正的北大倉,地廣人稀,只要肯付出辛苦,總歸能吃飽肚子,于是安頓下來,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一輩子。
姥爺十九歲結婚,那個年代,物質極匱乏,經常吃了上頓飯為下頓飯發愁。姥姥、姥爺共養育了十一個兒女,那會兒姥姥身體又不大好,長年臥病在床,作為領頭的媽媽、大舅、二姨都基本沒怎么上過學,主要的任務就是帶弟弟妹妹,幫忙做家務。
雖然人口多,但姥爺精明能干,又有幾年私塾文化底子,在村里做了幾年生產隊大隊長,帶領大家農忙時種地、養豬、養雞鴨鵝,農閑時磨米,編筐簍換錢,盡管日子都很清貧,家家都過得很開心。姥爺常說:“只要能干,老天餓不死瞎家雀。”
小時候,家里離姥姥家大概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平時功課忙,交通也沒那么方便,去的少。最盼望的就是寒暑假,只要上午考完試,下午立馬搭車直奔姥姥家。夏天白天大人們都在勞作,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前后院子跑,這家菜園子里看看草莓,那家里找找一種名叫“賊不偷”的西紅柿,(外表是綠色,但是已熟透,可甜了)。冬天的爐子上,烤著土豆片,鏝頭片,吱啦啦地烤好后,只記得一個字“香”。晚上一個接一個小腦袋排在姥姥家的大炕上,聽姥姥姥爺講當年的故事。童年的記憶里滿滿的幸福美好。
姥爺偏癱失語九年,還記他生前言語清楚時和我的最后一次對話是考考我:“人以什么為凈?”好久沒想出來的我追著姥爺問答案:“人以水為凈啊,干凈水越用越少,要珍惜水。”簡單淳樸,道出人生大道理。
16年11月13日,姥爺撒手西去,滿堂兒孫和全村村民都為他送行,愿姥爺一路走好,在天堂充滿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