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取法乎上,學習行書自然要學習書圣王羲之,而學書圣行書的最佳入門途徑是學習和練習《圣教序》,毛筆如此,硬筆亦如此。
幾種常見形態比較
image
《圣教序》的特色
耒[lěi]寫成了禾。
因為右方過程,所以結構變成了“左旁小者齊其上”的上平結構。
阿耨達[ā nòu dá ],梵名Anavatapta ,巴利名Anotatta 。相傳為閻浮提四大河之發源地。
開心指數
欣賞指數:★★★★☆
易寫指數:★★★☆☆
實用指數:★★★☆☆
行筆路線(筆順)
image
行筆路線如圖:
行楷的結構特征
image
形體(整體視野)
- 左右視角——上平:想對了來說,左小,左面部首小一般上平。
結構(細節觀察)
等距——橫檔等距:辱或者說辰首先要等距,行書中大略等距。
參差——橫短撇長:辰的廠字部,橫短撇長,而且很長。
姿態(文化特色)
- 斜與正——左斜右正:禾斜式,辱寫正。
從形體,結構,姿態三個方面去分析一個字的系列文案——“靈飛經中的簡體字”
每周單元練習目標
image
第四十一周練習目標:遂使,阿耨達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麋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
(第1134——第1177字,共44字)其中第一次出現,講解的新字共12個:使,阿,耨,旬,耆,阇,崛,嵩,翠,竊,麋,懇。
總目錄:硬筆臨習《圣教序》。
公眾號用戶,后臺回復:圣教序
練字體會及小結
image
筆畫多的字,關鍵是結構,理解了結構,書寫不難。
結構第一,就是上平;第二,是橫短撇長;第三,是寸的位置,以及寸的橫筆。
每日練習字帖
image
這是硬筆臨習《圣教序》的第281天,也是圣教序1904字中的第1137字——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