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冬,暮色蒼茫,空氣涼透肺腑,華燈初上的廣場上,罩著一大片橘黃色光暈,跳壩壩舞的大爺大媽們,在激昂的音樂中運動得熱血沸騰。
二樓的少年宮燈光如晝,教室里畫畫的、跳舞的、練書法的、學小提琴的……都在各自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陪讀的家長們在走廊盡頭的條凳上,低頭捧著手機,默默無語的排排坐著。
我才翻了幾十頁電子書,腳就凍僵了,眼睛也有些疲勞了,可時間還尚早。我收起手機,雙手揣進衣兜里,沿著一個一個的教室輕輕的踱著步。
在走廊的另一頭,空空闊闊的舞蹈練功房里,只有幾個忙碌的身影:一個八九歲的女孩、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一個老師高高瘦瘦,一個老師白白凈凈,正在進行著一對一的訓練。
之所以吸引了我的目光,是因為高難度專業精準的動作和訓練嚴苛所伴隨的學生聲聲獅吼般的咆哮。皆是最基礎的動作,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的加強訓練。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來表達的藝術,肢體必須達到特別“軟”和“開””的條件。
下腰的時候,老師站在學生對面,抱住學生的腰,學生雙手打直,從頭頂向后緩緩的著地,變成一個n字,或者手收攏放在繃著的膝蓋彎處,變成一個q字,或者腰像一條彈簧一樣,老師讓它彈起來又憑借慣性有力的摔下去。伴隨老師手上的起伏,學生嘴里發出撕心裂肺的吼聲。
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學生腹部匍臥在軟墊上成弓形,老師坐在腰臀部,從頭頂拉住孩子的雙手,狠勁往后拉伸。老師一次又一次加力,只聽得孩子從低低的呻吟變成了不由自主的嚎叫。
開胯時,學生仰躺,如青蛙腿般彎曲,腳板與地面平行抵墻,腰部墊一軟墊,老師扶著墻邊的橫桿站在學生的膝蓋彎曲處,直到腿與髖平行。似乎聽到骨骼啪啪開合的聲音,和著學生痛苦的哭泣聲。
壓腿的時候,一只腳內側靠墻,一只腳高舉抵墻,腳尖繃直,就像數字1,堅持一定時間后,老師在橫桿上墊軟墊,讓學生的腰靠過來,抓住高舉的那只腿,使勁向后扳,就像筆畫\。孩子發出一聲聲慘叫。我心疼的眼淚都掉了下來。
門邊的站著學生媽媽,眼淚盈眶。我問她:“你可忍心,讓孩子受這樣的苦”。媽媽穩定了一下情緒,無可奈何的說:“不,我肯定不愿意,可時孩子從小愛好,自己非要學”。
是的,孩子哭泣著面對這樣煉獄似的折磨,這樣如刑罰般的殘酷,卻從沒有退縮。繼續一次一次挑戰身體的極限,眼淚掛在臉上,眼神卻是堅定和倔強的。不是深入骨髓的熱愛和自覺是什么?大人尚且不一定能堅持,何況這樣心智還不成熟,又生在蜜罐里的孩子。
在孩子自由踢腿的間隙,老師走出來跟家長交流孩子的訓練情況,我忍不住插嘴問老師:“練舞蹈的太辛苦啊”!老師本是少年宮的館長,非常耐心的講:“這兩個孩子以后是要考專業的舞蹈院校,都是有良好的舞蹈悟性和天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這樣子訓練。而且真正要把舞蹈學好,這還不是最辛苦最殘忍的。人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吃盡苦頭,這只是最正常不過的打磨。要想出成績,還必須天分、勤奮、吃苦、執著,機遇才會伸出橄欖枝。”
一席話說得我無地自容和慚愧。是的,記得剛剛才在書里看到的一句話:“優秀的人,都舍得對自己下狠手”,此時才明白它真正的內涵。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要只看到別人盛開如鮮花般的美麗,背后是你看不到的汗水和眼淚、疼痛與傷病。化繭成蝶都經歷了舍生忘死破釜沉舟的重塑。
這才是成功者真實的武功秘籍。只有觸底才能反彈,不管是表演、寫作、繪畫等藝術類,還是關乎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技能,都是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上天垂憐每一個偷偷用功的人,所有的大器晚成都不是憑空而降的,只是爆發時間早晚的問題。
成功沒有僥幸。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敢再平白無故的抱怨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要想寫成好文章,就必須沉浸書海,做一條勤奮好學的書蟲,吞詞吐意,吸收精華和營養,排出糟粕和廢渣,身體大換血,再從思維到精神細致嚴格的打磨和重塑,一點一點進步,一步一步堅持,才有可能望見希望的影子。
是的,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