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和自己孩子道歉

繼我媽拉黑我十余天后,重新加了我。

我媽拉黑我的起因是,我在廣州離職了,我媽要我回成都,我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媽,我至少兩年都沒有回成都的打算。

所以,我媽怒了,以我不尊重她為由,給我冠上高傲自大,目中無人的帽子。

講理行不通,就把親情扔出來,親情也打不動一顆鐵石心腸,那就拉黑吧!

我本來沒有想把這些東西寫出來,俗話說得好,家丑不外揚嘛!

但是,昨晚10點鐘我表哥跟我聊了兩句,還是讓我主動跟我媽道歉,畢竟她是我媽。

我發誓,絕對是我腦子抽抽了才會去知乎搜,父母跟孩子道歉的話題,寥寥幾句的評論,與“父母皆禍害”的話題相比,控訴父母的孩子太多,鮮有孩子有父母給自己道歉的想法。

這是一個很可悲的事兒,我媽曾經跟我說的是“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現在她跟我說的是“知道自己直腸子,說話不好聽,但我老了,你得包容我”。


言語傷人而不自知

剛出來工作,22歲不到的我,在4人間的宿舍邊哭邊給我朋友打電話,說我媽要跟我斷絕關系。

現在想起來是很可笑的。

斷絕關系的起因也很可笑,因為22歲的我沒有男朋友,我媽說,你什么都沒有,還那么挑,你看你剩到最后能挑到什么好的。

接著,告訴我再不談戀愛,就要斷絕關系。

那不是開玩笑的語氣,因為她說完這句,就直接掛了電話。

22歲的我會當真,因為那時候,還把我媽當成我的全部,就算她說了傷我心的話,可哭過以后還是會打電話,還是要繞開戀愛的話題,努力去聊一點兒可以開心的話題。

也試著聽從小表哥的建議,先答應下來,所有的要求,可時間一長,我媽就要看行動,要結果,然后再是暴脾氣的把人氣哭。


女兒是不是媽媽的小棉襖,取決于母親

我媽后來說了很多遍,女兒再也不是媽媽的小棉襖了。

小的時候,我媽就算打我,流一碗鼻血的那種,就算讓我跪瓦礫,后來走路都走不利索,就算順手拿起繡花針扎我,就算拿硬土塊扔我,我都不知道要反抗,也是小的時候反抗不了。

養成逆來順受的習慣。

總是下意識的去討好別人,總是別人對我好一點兒,我都會不知所措,總想著要加倍還回去。

可是,我還是不聽話,在我媽眼里,成績不好是不聽話的表現,沒跟街坊鄰居打招呼也是不好的表現,哪怕想看點兒課外書都會遭到呵斥!

我永遠都記得,小的時候有多少人夸我是最聰明的小孩兒,我也記得后面什么都不想學了。

人總是會變的,如果從來沒有鼓勵,如果一直一直都是負面的情緒,所有的壓抑,最后我就成了那個不愿什么都對你說的孩子。

初中的時候有寫日記的習慣,后來被我媽強制看完了,每一次不聽話的結果就是拿日記里寫的東西噎我,喜歡上一個人,直接給一巴掌叫不知羞恥。

上學的時候,會給我媽準備手工的生日賀卡,我媽不僅沒給我說一句謝謝,還隨手扔在桌子旁邊,后來當垃圾掃走了。如果換成現在應該可以發個朋友圈,至少。

再后來,過生日或者節日,給我媽買禮物或者發紅包,我媽從來都是收了,沒有別的回應,一個字都沒有。

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愛和付出,不管是什么樣的關系,至少要有回應,關系才會延續,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你覺得我還能對你說什么呢?

所以,別人的女兒是別人媽媽的小棉襖,我的媽媽為什么沒有小棉襖了?


越長大越不聽話越自私

這是我媽說我的原話。

她說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女兒,我就長成了不聽話的模樣。

她說我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就長成了一個自私的人。

她說我冷漠,不在乎親情,我就真的感覺不到親情的存在。

因果這種東西像個笑話。

我不知道,我越來越討厭我媽的那些東西潛移默化的長在了我的骨子里。

我媽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我也是。

我媽說話很傷人心,我卻是連話都懶得說。

我媽是一個負能量滿滿的人,我也是一個裝滿了負能量的垃圾桶。


如果想要改變,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

我曾經試圖,去說服我媽,去跟她講能講的道理。

我媽也給我扔一句話,道理都懂,我老了,你是我女兒,你得包容我。

所以,那些針尖麥芒的時光,最后變成了,我真的不想包容,真的無所謂了,所以,談崩了,不需要偽裝,不需要給自己親媽打電話前,還要在內心排練無數次的對白。

只需要兩句話,就可以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傻逼,為什么還要自找不快。

過年我沒有回家,但還是給家里所有人打完電話以后,才給我媽打。

你不知道那個定時炸彈只需要一秒鐘就可以把你開開心心的世界炸的支離破碎。

“喂”

“你還知道打這個電話,有你這個媽呀……”

“……”

無話可說。

跟自己的媽打電話,明明想說的那些話,如鯁在喉,突然就失了聲,狼狽的掛掉電話,在努力的給自己擠一個笑,在黑夜里,會有一種幸好沒有回去的快感。


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 ?父母卻在等孩子感謝

這句話是在知乎看到的,很是動容。

父母生下你就是對你最大的恩德,父母養了你,你就要聽話。

所有父母都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其實更多的父母是有要求的。

晚上看奇葩說,武志紅老師談到一個女生,說女生小時候精力旺盛,上幼兒園的時候中午不愿意午睡,奶奶就辭職去了幼兒園做幼兒園校醫,中午小女生想不睡就不睡。

女生后來小升初可以去北京最好的中學,但是女生最后去了北京石油附中,理由是那兒的校服好看,結果她爸就答應了。

當然,像我們這種留守兒童,要求不高,不過是在你為數不多能給到的陪伴里,少點兒責罵,少點兒埋怨,少點兒家庭暴力,讓本來就自卑的孩子越是活的小心翼翼。

不要去用聽話要求你的孩子,不要去用不孝來威脅你的孩子,不要把你的孩子形容成一個沒用的人,因為他真的會造著你給他量身定制的那些詞語走下去。

我截取了一部分知乎的話,大都是匿名回答的。

搜的問題是,父母做錯事該不該向孩子道歉。

我知道我媽就算看到了這篇文章,也不會反思,但總有人的父母會反思。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