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始
去年年底,我報考了廈門市政府補貼培訓課程——理財規劃師(三級)。其實當時還有很多其他選擇,比如office辦公軟件課程,Photoshop課程,CAD,3Dmax等精品課程,但是我經過再三對比,最終選擇了理財規劃師。
首先,我覺得這個課程比較有現實意義,正好可以彌補我對理財知識的空白。
其次,從長遠角度來看,理財是現代社會職場人士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即使當前用不著,以后也會用到。
02過程
2月28日,周六,晴天,熱。
我上了第一堂課。
從早上九點半到下午五點十分,中間十一點半至一點半為午休時間。由于課程內容多,老師講得快,再加上我本就不是這個專業的,有時聽起來云里霧里的,心里壓力好大。
一天下來,整個人都是懵的,再也看不進去書了。
我開始有點后悔了。
第二周由于一些事,我就沒有去上課,第三周我去上了課,后來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去上課。
這樣算下來,我總共才去上課2次。
雖然每次上完課,助教會把內容共享到百度云里,讓我們自己下載學習。可是我也基本上沒去學習過。
四月,我加入了一個每天打卡的群,先告訴群里的小伙伴,近段時間準備做什么事,每天都在群里打卡,剛開始,我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起來,復習理財規劃師課本,每天打卡很有成就感,后來,老公出差一周,我獨自一人帶孩子,忙不過來,沒有堅持,也就沒有打卡。
再后來,就沒有碰過書了。因為我知道已經來不及了。
03尾聲
就在昨天,我對老公宣布,我決定放棄5月21日的這場考試。
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為什么有些事我總是堅持不到最后,為什么這次我決絕地想放棄,這樣真的可以嗎,我該不該去參加考試,碰碰運氣,哪怕沒通過考試,也能積累經驗......
一番思索過后,我還是決定放棄。
不過這次的放棄,我并沒有感覺到過多的灰心喪氣。我有這樣幾點看法:
第一,不是每件事都適合我,年輕就是要不斷試錯,不斷積累經驗,最終找到自己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的事做。
第二,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只會離目的地原來遠遠。找對方向,找對路子,比你拼命狂奔更重要。我覺得畫畫和寫作才是我要堅持的事情,才是我從內心想要去做的事。
第三,目前不想做的事,不代表以后都不想做,現在做不成的事,不代表以后都做不成。這條是我通過閱讀得出的經驗,就像閱讀一樣,當有一本大家都極力推薦的書擺在你的面前,你看了一部分之后卻發現看不下去了,你可以選擇暫時放下它,換一本你自己想看的書。很多東西,只有我們真正需要了,才會用心去學,才能學得來,學得好。
總之,這次我是選擇放棄,我想把更多時間花在寫作和畫畫上,我想把我的時間留出來陪我的孩子,至于理財規劃師,我想我可以好好計劃下,準備11月的考試,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
這是我真實的想法,沒有虛構和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