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的大象,向大象借力量——你值得知道的溝通潛意識心理

前言:

大象與騎象人,是美國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對人類的心理作的一個著名的比喻,就是說大象與騎象人兩者的組合,形成一個完整卻又分裂的“我”。

理性意識自視甚高,通常會忽略那大象般野性的潛意識,以為自己能夠百分百具有“自主”的思想和對身體的完全控制。

其實不然。

理性的自我,至多是潛意識大象背上的騎象人。

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人象合一,并肩同行。

可惜常態卻往往是,大象焦躁暴怒,騎象人氣餒垂頭。

騎象人經常艱難地引導大象前行,大象也經常固執地南轅北轍。

大象與騎象人注定是這樣的一對“斗氣冤家”嗎?

未必。

其實人類一直也都在有意無意地研究潛意識這只大象的“騎法”,好讓發揮大象的威力去為理性的自我服務。

以下是三個關于潛意識的心理應用,了解這幾點,相信可以更好地幫你“向大象借力量”。



一、參與溝通的潛意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意識大象,或大或小,或野或馴,不一而足。

大象與騎象人形影不離,不管合作與否,兩者都會一同行動。可惜二者認知通常不能同步,就像韓寒說的那樣:

我們相依為命,卻各自為營。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到底是誰在溝通?

是騎象人與騎象人溝通,還是象與象溝通,還是人與象在溝通?

可能你會下意識地說:當然是騎象人與騎象人在溝通呀!咱們都是那么理性的人,怎么會讓野蠻的大象來溝通。

未必。

想像一個情景,在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你的手機卻一次又一次地響起追魂索命似的鈴聲,你以為會是什么天大的事,很不情愿地中斷手上的工作,拿起電話一聽,發現卻是推銷電話,你抓狂地懟了一句然后掛掉。

理性的你應該分析到,怒懟推銷員其實是毫無意義的,為什么你還要抓狂?

因為抓狂的根本不是理性的你,而是那怒氣沖沖的大象。

同理,當我們嘗試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我們面對的首先是一頭大象,然后才是騎象人。

在豆瓣上有人分享過一個社交技巧:

如果打算和某人討論問題,要先點贊,再留言,這樣就能在友好的氣氛中對話。

這情境相當于你先給對方的大象喂一條香蕉,大象就乖了,不再對你戒備。然后你就可以順當地與騎象人理性地溝通。

相反,假如你一開始就惹毛了對方的大象,那你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隨性的潛意識會無端對你充滿惡意,繼而影響對方的理性意識,各種對你的不合作隨之而來,你們的溝通幾乎注定會不歡而散。

還有一種情況更糟糕,就是大象與大象的溝通。

就是說一些神經大條或者非常沖動的人,他們其實是那些更加不會管理自己大象的人,他們通常跟別人說不了幾句就會開罵甚至大打出手。

純粹的騎象人與騎象人的理性溝通是有條件的,就算是熟人之間的談話交流也一樣,不要想當然以為人就一定是理性先行。

往后與別人的溝通可就要注意了,別忘了人與人之間就可能隔著一頭大象。



二、易被洗腦的潛意識

洗腦這個詞匯并不陌生,古已有之,古時很多巫術就有這種蠱惑人心的效果。

我國古代很多的神仙教派鬧起革命,例如黃巾起義、太平天國等,無一不是洗腦活動的典范。后來在美蘇冷戰期間,各國都在加強對洗腦術的研究,一是為改造戰俘與間諜以獲取情報,二是防止己方人員被洗腦。

如今說到洗腦,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傳銷了。

洗腦聽起來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但一般人都不會害怕它,為什么?

因為覺得自己又不參加傳銷,又不是機要人員,哪有人會特意洗自己的腦。

未必。

也許我們每天都在被別人洗腦。

對你的潛意識,對你胯下的大象洗腦。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廣告


你以為廣告是給你的理性意識去看的嗎?不是的,最差的廣告才會那樣做。

最高明的廣告都是專門做給你的潛意識看的。

如什么“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女人聽了無比心動,男人聽了無比心痛,不要緊,反正這廣告能夠打動女人的潛意識,把鉆石自動與“承諾”和“永恒的愛情”高度關聯起來就好了。誰還會用理性去分析什么鉆石不過是碳,800度的火就可以氣化,還不如路邊的石頭穩定等等。

又如“炸雞和啤酒”,用理性去分析一下,跟浪漫有毛關系?但是都教授一出來,全體女生都被徹底洗腦了。

還有以前天天播的“匯仁腎寶”,他們那一個個便秘樣的表情看多了,感覺自己也開始腎虛了。

這是一個商業的社會,一個資本運作的社會,我們可能天天都被洗腦而不自知,所謂的“概念植入”。

電影《盜夢空間》講述的就是一個強大的概念植入故事,向深層潛意識的夢境中植入一個概念,就能讓富二代放棄他老爸遺留給他的商業帝國。

或許,我們曾自以為,理性分析可以對洗腦免疫。

不,我們都搞錯了,被洗腦的對像不是理性的你,而是你的潛意識大象。

只要商家通過深刻刺激,或者反復多次告訴你的大象,左邊的洞穴里有大把大把的香蕉,假如你的大象相信了,你就完了,被洗腦了。

你想趕你的大象往右拐已經不可能了,不管你情愿不情愿,早晚你也就會拐進左邊那個商家為你布置好的洞穴。

往后,當你看完廣告想買買買的時候,不妨再想多一下,是不是沖動消費?是不是你的潛意識大象又被洗腦了?



三、召喚大象來為你助威

你有討厭或者畏懼的人嗎?

我猜一般人都或多或少會有的。

例如面對曾經坑過你的所謂“好朋友”,例如對你特別嚴肅苛刻的長輩或上司。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自己會如此厭惡或者懼怕他們?

是的,現在你知道這是潛意識的大象在厭惡和恐懼。

理性意識雖然不停地告訴你,他們不是毒蛇或者老虎,他們不會吃人不會對你怎樣,他們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就算在不得不和他們溝通交往時,你也不必這樣厭惡和害怕他們。

沒有用,面對他們,你依然深深厭惡或者戚戚恐懼,盡管他們可能已經洗心革面或者對你已經慈眉善目。

沒用,因為烙印已經在深深刻在潛意識大象的肚子里。

有辦法改變嗎?

還真有!

日本有個暢銷心理學作家翡翠小太郎,在他的書《與潛意識對話:吸引好事的魔法咒語》中就給出應對類似困境的方法。

如何愛上你厭惡或者懼怕的人?

想象一下,把你厭惡或恐懼的人變成五厘米高,化成兩頭身的卡通形象,然后加上米老鼠的耳朵。

噔噔噔噔~

你那厭惡或恐懼的人是不是就馬上變得可愛起來?


你不妨嘗試一下,見他們一次想像一次,開始可能沒什么效果,甚至覺得幼稚無聊,但不要放棄,要認真去想像,好像真的見到的樣子。

慢慢的,往后你再見到他們,真的就會有所改變。你不再那么厭惡或懼怕他們了,甚至見了面你就聯想到他們那滑稽的卡通形象,很可能還不禁會心一笑

你也許會驚訝于自己的轉變。

可是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潛意識大象是分不清哪是真實,哪是想像的畫面,你反復給大象看米老鼠卡通,潛意識就會認為那些人真的長得像米老鼠一樣可愛,如同給大象洗腦一樣。

大象不再厭惡懼怕了,你自然也不會再厭惡懼怕他們。

其實人與人的落差感很大程度不是來源于地位或物質,而是來源于心理的落差。

當你覺得你與對方存在心理上的落差,你自然會表現出懼怕或不自在。

你需要提高你的心理高度,讓你在心理上可以平視,甚至俯視對方。

如何能夠提高你的心理高度?

召喚你的大象吧!

坐在你的大象上,你自然可以在心理上“高人一等”。

把對方縮成五厘米高的米老鼠也是一樣的道理,讓自己在心理上“高人一等”。

但切記,這種想像中的優越感只是為了更好地改變潛意識大象,繼而可以召喚大象來為你助威,并不是讓理性的自我也飄飄然,以為自己真的傲嬌地“高人一等”。

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幫助理性的你摒棄一些思想上無謂的雜念,更好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后記: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我們不能忽視潛意識的作用。

首先我們不能讓潛意識反過來拖著我們走,再來,熟悉它,訓練它,發揮它應有的強大力量。

這樣一定可以讓你在溝通中,做出更理智的判斷。

都說我們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么?

因為你的大象不知道這些道理唄!

理性的你確實知道很多道理,可是,只有勢單力薄的騎象人懂得這些道理,又有什么用?

騎象人天天打雞血,下決心要刻苦,要努力,干大事。有屁用?

無知無畏的大象該睡懶覺繼續睡懶覺,該覺乏味繼續乏味,該退縮時頭也不回。

要想辦法讓潛意識的大象也“懂得道理”才行呀。

這很難,所以才說,人生是一場修行。

面對潛意識的大象,理性的我們要學著做個”溫柔的馴獸師“,好好調教我們的大象。

只有當你和你的大象都一條心,懂得這些道理,憑借大象的力量,或許我們的一生就真的過好了!

學著去懂你的大象,再向大象借力量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