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這三個人的關系和咱們的孔子、孟子、荀子很像。都是被萬代學子崇拜的先賢,都是 輩輩傳的學問(不過,孔子、孟子和荀子之間的時代相隔較遠,學問不是親傳)。每一代學生雖然繼承了老師的學問,也都有和老師相悖、不同于 老師的學說,否則學生們也不能自立為一代宗師。更巧的是,蘇格拉底和孔子都不留文字,他們的觀點是徒弟們給記錄下來的 ①。
2、這里得稍微說一下猶太教和基督教的關系。猶太教和基督教并不是同一個宗教。在猶太人中先產生了猶太教,基督教是從猶太教中發展來的。猶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上帝,也都相信會有救世主來拯救他們(“基督”和“彌賽亞”是一個詞,都是“救世主” 的意思)。區別是,基督教認 為救世主就是耶穌,而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反而認為基督教是異端。因此他們才將耶穌處死在十字架上。在對待經文上,兩者都信奉《舊約》,但只有基督教相信《新約》。《舊約》和《新約》的區別在于,一個是記錄耶穌降生之前的事,一個是記錄 之后的事。基督教中有分食葡萄酒和面包的習慣。酒和面包象征著耶穌的血和肉。但是外人以訛傳訛,就產生了基督徒吃人肉、喝人血的傳聞。
3、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國家、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亡國滅族是最可怕的事。這當然沒錯。但是如果站在文明的角度去看,亡國并不一定是最 可怕的。雅典亡國了,反而因此撒下了希臘文化的種子。在中世紀的基督徒看來,穆斯林是最可惡的人。但正是他們的敵人,才得以讓西方最精華 的文明保留下來,最終讓基督教的神學家們也視之為珍寶。所以我覺得,對于文明來說,一國的衰亡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焚書,是毀掉學校,是用暴力消滅言論。打敗仗了沒關系,只要人民幸福就行。而 讓人民獲得幸福的方法,就在千百萬文弱書生舍去生命保護的一本本書、一張張紙中。敬字惜紙,這不是書呆子話,這是文明之路。
4、基督教分成了兩大派。羅馬一方被稱為天主教,支持路德的則被稱為新教。另外,東邊的羅馬帝國在此之前還搞了一個東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這就是今天基督教最主要的三大教派。新教的誕生全賴于路德的努力。
5、笛卡爾——“我”肯定是存在的——我思故我在 ? 我的存在不用懷疑
休謨————機械論 因果一體
康德————物自體無法察覺
黑格爾————辯證法
叔本華————生命意志與控制欲望 (悲觀) 不斷為了欲望去滿足自己,卻又無法滿足
尼采————權利意志(向上) 分成弱者的道德與強者的道德
達爾文————進化論
羅素————邏輯實證主義。
三種單純又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于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科學————我個人給科學下的定義:科學就是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上的、以實用主義為原則篩選出來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