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處理方法,所有經驗豐富的老師都會說
“不要過度干預,不要當判官,不要問細節。”
Ican’t agree more.
But……
多想一步,多走一步,會怎么樣?
讓孩子說出他們錯誤行為的背后原因,
他們往往開不了口,那么寫呢?
文字就是這樣神奇,說不出來的原因都能寫出來。
對,錯?
在孩子心里到底有多重,誰能說的清呢?
兩個大男孩打架,打地不可開交,有人來報告了。
怎么辦?
當然是處理,誰是誰非都不重要,關鍵是他們如何看待打架這個事情。
L老師的觀點“根本就應該有打架的想法,更不應該寫出來。”
我讓兩個孩子寫“打架的好處”,我給各年級分別在涼亭里集中開會,逐個問“請說出打架的好處,不準說壞處。”
每個孩子都知道學校的基本規定:不準打架。
但是很多打架的好處都安穩居住在孩子的心房里,如果不挖出來,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
直接灌輸正確的觀念,可以嗎?
但是沒有一個學校的學生會100%執行,既然那些念頭存在,如果老師僅僅強調“不準這么想”
“堅決不允許有這些念頭”
“不準想,不準說,不準這樣做”
——有用嗎?
即使孩子們表面不說,但是根本不可能有人進入孩子們的腦子里去監督他們不想,如果想打架了呢,早晚都會按照自己的念頭去做。
那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和他們的念頭和平談判。
首先允許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打架的好處有——強身健體。”
“可以上電視”
“很出氣”
“爽,酷”
……
如果你不能平心靜氣地接受孩子們的這些想法,也不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哪有機會改變這些錯誤的想法呢?
我們來平靜的討論吧。
強身健體,打傷對方怎么辦?
打架能上電視,下一步就是進監獄,你想去嗎?
很出氣,然后呢?
真的酷嗎?
我們必須和孩子們攤開來談。
前一段時間有個孩子精神病發病,引起她周圍的學生行為異常,
她一周犯病三次,一直沒有人正式與孩子們進行正面交流這件事情。孩子們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因為這些想法,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和行為。
其實攤開來談很簡單——大家把精神病人的發病與鬼聯系到了一起,只要讓孩子們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再來糾正大家的觀念就好了。問題迎刃而解。
不能掩蓋問題,更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武斷和粗暴處理。
澄清問題本身也許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教育的細節太多,然而我們愿意一起面對,而不是視而不見和逃避,
成長就是不斷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次次度過大小坎坷,
直到:長大。
孩子們之所以需要大人來陪伴和教育,也許是給了成年人再次成長的機會。
P.S.
想到兩個最近的論點支持:
《Radical Candor》(徹底的坦誠)作者Kim Scott分享了硅谷的管理新思路:通過徹底的坦誠,提高管理效率,打造卓越的團隊和反饋機制。作者曾經在巨頭公司(Google,Apple,Dropbox,Twitter,Square)擔任高管和顧問。
《鸚鵡螺》文章“How to Be Lucky”(如何讓自己變得幸運),挪威心理學家卡爾.泰根與經濟學家,統計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幸運是一種世界觀。
事實無法改變,觀念可以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