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想成為最好的自己,我要成為自己期待的人,我要變成自己喜歡的人之類的。
在心理學有個名詞是羅森塔爾效應,是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經常說的話,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口中的自己。
也被稱為自我實現的預言,那么這其中有什么方法能夠實現呢,又有那哪些挫敗感影響著你。
以下我通過小花的案例來分析。
先簡單介紹下小花,某公司的高管,能力方面很強,每天正能量滿滿。但是最近的她像變了個人,與同事關系惡化,自己工作老出差錯,愛發脾氣,對自己沒有信心。
這是我和小花的聊天記錄。
小花:“瑾年,我最近工作老是出差錯,雖然都是些小問題,可自己一犯再犯嚴重影響自己的積極性和同事的關系,對工作產生厭倦感,對于剛入職時許下的諾言越來越遠了,我該怎么辦。”我:“你許下的是什么諾言,能分享下嗎?”
小花:“就是讓自己變得優秀,能夠給身邊人傳遞正能量,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一個好領導。
小花:“但是現在的自己負能量滿滿,動不動就發脾氣。”
我:“是什么具體的原因造成你愛發脾氣,這種狀態持續了多久。”
小花:“在前段時間,公司虧損了十幾萬,一位老員工操作的失誤造成,從那后來我對員工的要求非常高,對他們很不放心,甚至每項工作我都要仔仔細細檢查一遍。有一些老員工開始當面和我頂撞,我也沒好臺階給他下。”
小花:“我也經常看到有些員工打瞌睡,開會開小猜,工作不努力的行為,這會讓我很生氣。”
我:“既然你發現了自己愛發脾氣的問題,為什么不能去改變。”
小花:“我也努力去克制自己,可是只要一想到件事我就來氣,覺得他們這種失誤都能犯,太不可思議了。”
在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她是一個很有積極性,對工作充滿熱情的女孩。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她總是在抱怨員工做的不好,與同事的關系變的冷淡,對工作產生厭倦甚至有挫敗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帶好這個團隊。
02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給她分析了三點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首先從對話里,我知道小花是對自己有期望的人,她也明確知道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我們經常聽過一句話,你的世界決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樣子,也就是說你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像一枚鏡子照在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就會出現人在心情好的時候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在心情悲觀的時候看到世界是灰色的。
我們再來看看小花,小花內在意識被消極情緒所充斥,而現實世界給她的反映就是消極,煩躁的。
其次,對話里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小花不放心自己的員工,認為他們這點小事都能犯錯,自己要時刻監督檢查他們。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自戀,我們大多數都會認為自戀就是愛臭美,自我優越感很強。
在心理學解釋是,自戀是人一旦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自己說的這句話,而出于人類最本質的自戀需求,你就會把這件事情朝這句語言去推動,以此來證明,你是對的。
我們不難發現小花的這句話里,暗含了對員工不信任,對他們工作能力不認可,認為他們這種低級錯誤都能犯給公司造成損失,太笨了這些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小花通過員工打瞌睡,上班遲到等等,也不斷加以認證自己,你看我說的沒錯吧,他們就是能力不行,就是笨。
即使她想去努力改變與員工的關系,可在潛意識里還是不斷認證自己的話,才導致了與員工關系緊張,愛發脾氣的原因。
小花的挫敗感不斷增強,導致自己經常犯小錯誤,懷疑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建議小花去選擇性的注意,而不是把焦點放在員工的小毛病身上,因為人體會自動過濾掉對應的相反面。
某一個成功的體驗是可以幫助你建立信心。
挫敗感來源于信心的打擊,我讓小花去想想自己最為成功的經歷,并把這種感覺描述起來,然后閉上眼睛重新體驗,從心底給自己加油打氣,把這種成功體驗感覺運用到工作上,重拾自己的信心。
03
那么自我實現的預言真的有可能實現嗎?通過小花的案例我總結了三種方法。
第一就是自戀,去做你自己,朝著你預言的方向行動,不斷給自己期待。
第二滿足別人的期待,當你想要成為的人與他人也同樣期待你成為的人相同時,這種期待往往給你很大的力量。
第三超越自戀和滿足別人的期待,體驗到鏈接的深情。
換句話說。
小花的目標是做一個優秀的領導,有能力去帶領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每天對自己說上鼓勵和期待的話,在潛意識上也要去認同自己,久而久之話語的力量會不斷影響你的行為。
小花作為公司的領導,對于員工來說就是權威,她的行為和言語會直接對員工產生了影響。
而員工對于領導的期待當然是能碰上一位好領導,幫助自己成長和進步的。當超越以上的時候,領導往往會與員工搭起深情的鏈接,榮譽感和集體感會上升。
打個比方,今年公司營業度創新高,公司里的成員都會為了這個高興,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了榮譽和驕傲,并把這種情感融入到工作,公司會呈現積極向上,人際關系和諧融洽的環境。
而自己也更容易實現自我的預言。
后來小花告訴我,她和員工關系越來越好,公司的營業額真的創新高,自己離成為優秀領導的步伐越來越近了。
愿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