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輕輕移步陽臺,抬頭喜見月圓,眼里頓時感覺柔了起來。月光如水,燈火闌珊,美!
亦如古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念里,月兒會是多大的功勞啊!古人惜月,借月傳情之舉數不勝數。
月亮的陰晴圓缺,在很多文人騷客的筆下成就了許多傳頌千古的明月佳話,令人魂牽夢繞,欲罷不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月朗星稀夜,與君共賞時。晚安!
———庚子閏四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