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記》的記載,秦始皇滅了中國后,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因此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稱號,其后的繼承者就叫二世,三世,傳于萬世。如果我說這樣一位專制集權的君主也想要禪讓,大家是不是覺得太過天方夜譚了吧。
然而在西漢劉向所著的書《說苑·至公》里卻有這樣一段記載,其大意是,秦始皇滅了六國后和博士們議論說:“古代有五帝禪讓,又有三王代代相傳,你們認為哪一種更好?我想采用最好的方法?!痹趫龅牟┦慷疾徽f話,只有鮑白令之回答說:“陛下,如果以天下為公,就會禪位給賢能者;如果把天下當私家財產,則會在家族內代代相傳。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為公,三王以天下為家?!?/p>
秦始皇帝仰天而嘆道:“朕的德性可比五帝,我將讓天下人共管社稷,可是,誰能接替我呢?”鮑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說:“陛下行的是夏桀、商紂之道,卻想學五帝讓位于賢者,這不是陛下你所能做的事?!碧┦蓟实勐劼牬搜源笈溃骸傲钪憬o朕往前站!你憑什么說我行桀、紂之道?說得通則罷了,如果說不通,哼哼,我就把你頭送去千里之外,你信不信!”鮑白令之不緊不慢地說:“陛下,臣自然相信,然陛下大興土木,后宮女人數百,倡優過千。為了自己的享受,耗盡天下民力。你還偏駁自私,不能推己及人。陛下你還說自己的功德壓過一切君主。以你這樣的德性怎么能和三皇五帝比,你又怎么有資格管天下呢?”
一席話說得始皇面有慚色,過了很久才說:“令之所言,是讓朕當眾出丑啊?!庇谑橇T謀,自此再也不提禪讓了。
這個故事因為沒有記載在任何正史中,加之秦始皇專制暴虐,權力欲極強,所以這事很快就被人所遺忘了?!墩f苑》雖非正史但其中記載也不是空穴來風,而且書中所載的這件事細細想來,還是有幾分道理。
一,秦始皇很自大,整天標榜自己功勞可以比肩三皇五帝,甚至是超越他們,想做一個圣人,而要證明自己是圣人,就必須要做到兩件事,一個是封禪,另一個就是禪讓,其中封禪秦始皇已經做了,難保他不會嘗試禪讓,哪怕是作秀。
二,戰國時曾一度流行“讓賢”說,很多人不但深信堯舜禪讓是圣人美德,而且還有人效而行之。魏惠王曾打算讓位給惠施、秦孝公想要讓位給商鞅,燕王噲則是真真實實地讓位給予之。一直說自己是圣人的秦始皇恐怕也會把“禪讓”拿出來和大家討論討論,讓大家認為自己有圣人的品質,超脫古今君主,也不無可能。
三,《說苑》并不是劉向根據市井傳聞,風云游記寫出來的,恰恰相反,它是劉向依照朝廷秘藏檔案編纂而成,其價值并不比《史記》低,而且劉向所處的時代是西漢末期,人們對秦始皇的憎恨已經沒有像漢初那樣深了,我們也不可排除當時的人們會在一定意義肯定秦始皇的某些功績。
結語
最后,我覺得,或許秦始皇真得說過自己要禪讓,但那頂多算是作秀罷了,誰敢當真?好了,以上內容呢權當是給大家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