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5-06 21:29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黃和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白皓
在貴陽開出租車的余太湖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討書。
3年多時間,他向來來往往的乘客討到了8萬多冊書,價值8萬多元的文體用品,給家鄉(xiāng)畢節(jié)的山村小學建了25個圖書室。
“太需要書了,一本書、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苯衲隄M50歲的余太湖中等身高,剪個寸頭,總是穿著一件半舊的淺灰色工作服。他說,自己就是吃了讀書少的虧,初中畢業(yè)去學修車,買汽車配件連英文標識都分不清,總是被師傅責罵,后來跑長途車,因為普通話不好遭遇很多尷尬。
一次,他走進家鄉(xiāng)的一所小學,看到很多孩子除了教科書外很難接觸到課外圖書。有的學校有幾本書,內容也不適合小學生閱讀,他甚至在一個破舊的圖書室里發(fā)現擺著如何給豬閹割的農技書。
他萌生了給家鄉(xiāng)學校建圖書室的想法。剛開始,余太湖向周圍的朋友們討書,畢竟范圍有限,數量不多,書籍質量也不高。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一位乘客聊天,說起自己討書的事情,這名乘客聽了以后大受感動,直接捐出了5萬元用于購買新書,希望能建起一間圖書室。
余太湖說,自己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效果,從那以后,只要有人坐上他的車,他都會把話題扯到書上。送孩子去上學的家長、學校老師、學生都是余太湖重點討書的對象,“這些乘客捐出的書更適合小學生讀。”
他漸漸總結出了一些和乘客“套近乎”的辦法:“家里有看舊的、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嗎?”“讓不看的書在家里睡大覺,不如拿給需要的孩子翻翻。” 有乘客愿意幫助的,余太湖就拿出裝在塑料盒子里的名片遞給對方,上面寫著自己的聯系方式,背面寫著他做公益的宗旨。
也有人對他愛答不理,甚至還有人嘲諷上兩句:“師傅你兼職收二手書賣?。俊庇嗵惶橐?,“總有理解和不理解的嘛?!泵棵坑腥穗娫捖撓邓f可以捐書,即使是三本五本,他也趁著跑車空閑開車去取,雖然有時候要貼上不少油費,但他覺得很值,“你為孩子討書,別人愿意給你,這就是感情??!”
每次拿到書,余太湖都會先帶回家,一本本翻看,把不適合孩子閱讀的挑出來放在一邊,估摸著差不多能建一個圖書室再送回老家。他記得一位捐書的人在書上寫下這樣一句話:“貴州山區(qū)的生活不夠富足,但心靈和精神世界應該美麗?!?/p>
每次去送書時,余太湖都希望能在心靈和精神世界上給孩子們一些幫助,他和一些主動加入的志愿者們帶著孩子一起玩,不讓孩子舉著受贈的物資拍照,“最重要的和孩子溝通,給100元不如和他們拉一下手,聊一聊天?!?/p>
他說,幫孩子就是幫未來,不能給了點兒東西,給了點兒錢,就忽略了心靈上的溝通。
漸漸地有愛心人士通過余太湖給山區(qū)的孩子們捐款,一些的哥的姐和乘客組成了一個愛心公益團隊,將愛心帶到山區(qū)。過去勸他“閑下來喝點酒,少管點閑事”的老哥們兒也開始支持他的行動。
妻子的支持也讓余太湖安心。有一次,跑完車交完臺班費,自己的口袋就空了,第二天要送書去學校,回到家,余太湖找妻子要點路費?!爸挥?00元?!庇嗵牭竭@句話一下子跳了起來,沖妻子發(fā)了一通脾氣,之后就在沙發(fā)上蒙頭睡覺。
等他醒來,發(fā)現桌上放著500元現金。這是他睡覺時,妻子去鄰居家借來的。余太湖開玩笑說自己妻子是個“壞媳婦”,每次下班都把自己的口袋掏空,同時又是一個最好的媳婦,資助的樂樂(化名)來家里住了兩年,她從來沒說過一句重話。
現在,受到余太湖和他的愛心團隊幫助的困難的學生已經有86人。余太湖要求得到幫助的孩子記賬,買書本、買零食都需要記好,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期末考完試要跟好心人說下成績。他希望,這些家鄉(xiāng)孩子能慢慢學會自我管理,“管理好生活,就能管理好人生。”
今年春節(jié),余太湖回老家過年路過金沙縣的茶樹溝小學,那里有他送去的3000多冊書籍和一些體育用品。正在值班的校長帶他去看之前捐贈的書,看到很多書都被翻得破了皮、折了角,余太湖說,那天自己真高興,說明孩子們閱讀熱情高。在另一所小學,他看到自己討來的書擺在食堂里,裝了幾個大書柜,書柜旁有一塊黑板,黑板上面貼滿了孩子們的作文、讀后感和詩歌。
“讓孩子們多讀書,以后就算出門打工也比我們強,生活也少走彎路?!庇嗵f。
【責任編輯:朱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