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還不是遲早要嫁人。”
“都20好幾了,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孩子都滿地跑了,你還要讀書!”
每每聽到以上這兩句,我就強烈體會到了代溝的存在,而且是深入骨髓的,不是你說一句兩句就可以讓人理解的那種代溝。
特別是25歲之后,不但沒成家,還要準備讀研究生。這時,我特別討厭出門碰到父母的朋友們。
她們總是佯裝熱情地問“你女兒畢業了吧?結婚了沒有?在哪里工作呢?”然后聽你回答,沒結婚,還準備讀研的時候,她們就一臉的不可思議,好像看到了外星人一般。然后就順其自然地說出了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之類的話。
這種“女孩子不能有追求不能有夢想,生來就是為了嫁人生孩子”的想法,在父母那一輩司空見慣。
這些人有的是家庭主婦,每天只負責照顧孩子,有空就打打麻將。有些有一份自己勉強糊口的工作,卻從不思索這工作對自己來說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前途。下了班還是照顧孩子打打麻將。
她們覺得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的。書讀多了,反而耽誤了你結婚生孩子,仿佛你的人生列車就開出了正軌。
我不想跟她們多說什么,說了也無濟于事,所以我通常都是聳聳肩,一笑而過。暗自慶幸:還好你們不是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沒有文化,但他們支持我讀書。雖然他們說不出為什么要我多讀書,但他們就是知道,女孩子才要多讀書。
小時候,我讀書是因為大家都讀書,是因為我以為讀書讀的好就可以賺好多好多錢。
后來長大了,去到外面的世界,我發現讀書不一定可以賺很多錢,甚至有的不如那些沒有讀過書,早早出來打工做生意的有錢。
但是我發現我更喜歡讀書人的世界,跟他們聊天就是舒服。他們大多舉止文明,談吐風趣,謙卑禮讓,他們明明很厲害,卻還是在努力,讓人望其項背。
暗自慶幸,我讀了書,我可以跟這些讓人舒服的人交朋友。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多的選擇。
身邊的人優秀,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去追求優秀,雖然天資不如人,但總不至于被落得太遠。
我智商不高,情商可能也堪憂。但是我想生活的更好。
我不想遇到渣男,不想因受傷想不開而自暴自棄,不想因為容顏的衰老而擔心老公出軌。
我想讓知識讓文化成為自己最有利的化妝品,我想通過讀書改變氣質,充實生命,拓展它的寬度。
實際一點,我只是不想對我的孩子說“臥槽,今晚的月亮好圓。”而是想對她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