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平時比較喜歡買書,尤其是對紙質書更加的偏愛。所以,偶爾會有人詢問我推薦書或者詢問我如何去選書。而我自己經??吹脚笥讶τ腥藭駮?,其實曬書很容易暴露自己究竟是在看書還是在假裝看書,因為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對買書,包括版本、裝幀等等其實并不講究。
有時候,我覺得挺遺憾,因為明明這個作者有更好的版本或者更權威的翻譯,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讀到,所以說,從朋友圈曬書,我大概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是真的愛書。
我看書不多,但我覺得說到愛書,尤其是紙質書,我想我可以談談這方面的經歷和感受。因為一方面現在的書海真是汗牛充棟,作者、版本太多,辨別一本書確實需要一些方法。另一方面,充斥著太多粗制濫造的書,而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讀一些好書,可能非常有必要。
那么如何才能挑選到一本比較好的書呢?因為我個人對書的作者、裝幀,都比較在乎,所以,下面的一些方法,都是我自己的經歷,這些年,買過一些書,肯定也買過一些不值一看的書,幸好這些不多,所以我覺得這些方法應該是靠譜的。
1、喜歡的作者買全集回來看
其實,每一個人大凡經歷過高中、大學的人一提到讀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會瞬間跳入你的腦海,而那些跳入你腦海的一般都是值得你去看的書,因為這些作品都經歷過時間的考驗,比如一提到現當代作家,大家都會想到:魯迅、郁達夫、沈從文、張愛玲等等,這些其實就是一個人非常好的入門書籍。
而這些作家一般都會有一部比較好的全集版本,而這個版本,絕對是入手的首選,其實現在想想,書真的不再多,而在乎誰讀進了你的腦海和記憶。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兩個經典版本的《魯迅全集》、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郁達夫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張愛玲全集》……這些書籍無論從品質和裝幀的考究上來說,絕對都是最佳的選擇。
因此,我建議,如果不是做文學研究的話,既沒有必要讀枯燥的文學理論,那么讀一些公認的作家全集,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如果對一個作家熟稔于心,自己在嘗試寫文字的時候,會不自覺的開始模仿,某種程度上他變成了你寫字的師承。另一方面,如果你愛一個作家,讀完他的全集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
2、選擇出版社很重要
現在的出版事業還是挺紅火的,隨便搜索一位作者的書,都會出現五花八門的版本和出版社。而這個時候,如果想要選擇一本靠譜的書的話,選擇一家好的出版社,便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能夠選擇一家好的出版社的前提,不是說你對出版社多么了解,而是你可能需要有一段購書的經驗,這樣你就會慢慢了解這家出版社。比如,購買中國現當代文學,首選是老牌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等,購買中國古籍經典,首選是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等,購買現在比較流行的外國文學,首選是譯林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購買一些懸疑類的書籍,首選是新星出版社,購買一些科技類的書籍,首選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等,購買社科類的首選三聯書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等等。
其實,這些就是購書的經驗,慢慢積累起來的,當你買了一本好書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這本書的出版社,有時也可以關注出版社的公眾號,那么這家出版社的品位和調性大概可以了解一些。
當然,像這樣的知名出版社,大部分都會有官方的旗艦店,無論是在京東還是天貓,所以這些出版社的官方旗艦店去買書,中意的都是可以信賴的。
3、怎樣看待書籍的版本?
其實,選擇一本書的話,即使是同一家出版社,選擇版本也是很重要的。以我的購書經驗來說,老一點的版本裝幀大都比較雅致,平裝居多,內頁排版考究,價格也便宜,因此,在選擇版本的時候,除了是特殊偏好,選擇老一點的版本會靠譜一點。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一來,現在書籍為了抬高價格,有時候故意弄成華麗的精裝,而且為了讓書顯得很厚,內頁文字間隔很大,這些其實并不鮮見,所以,除非是一個書籍的版本,是非常權威的紀念版本,建議還是買老一點的版本。
平心而論,幾年前一百塊錢能夠買一大堆書,而且裝幀考究,書頁里都能聞到淡淡的墨香,而現在的書本紙張厚了,價格奇貴,大部分可能都是因為物價影響。比如我非常喜歡劉亮程,他的書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老版本,絕對是最好的版本,簡潔淡雅,像極了遙遠的新疆,絕對比后續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裝幀要好很多。當然類似的其實還有很多,但凡知名的作家,都會有很多版本,在這里需要慎重選擇。
4、權威專家的編訂可以優先考慮
對于這一方面來說,其實需要有一定的涉獵,包括對作家本身的了解,還要對研究作家的專家有了解,不過現在在書的介紹里都會說,這時候,你可以百度這一位專家,看看是否是該領域的專家。
一般來說,權威專家的編訂,都是匯集了某一位學者大量的心血在里面,作品的選擇都會比較靠譜,在這里我說的是真專家,而不是書的封腰上隨處唬人的專家。比如,我們知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理想國譯叢,這一套書高質量的前提是幕后有像梁文道、熊培云等等一批業內的知名學者在把關和選擇。
又比如說,在國內研究魯迅的權威學者有孫郁、錢理群、林賢治,自然他們推薦和寫得魯迅肯定不錯。又比如研究張愛玲、周作人的學者止庵,他編選的張愛玲和周作人肯定不錯。
這個角度來說的話,要選擇一本好書,還需要對整個領域有長期的關注和了解,當然其實讀某一個人的作品讀的多了,這些自然就會學會去甄別,也沒有特別的技巧。
5、經典的系列叢書,是了解某一領域的好方法
當然,找系列叢書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買過一本該系列的書籍,整個個系列一般都會列在書上。那么為什么說選擇系列書籍很重要呢?一方面系列書籍的編訂,出版社一般都會聘請業內權威的專家團隊進行把關,二來系列書籍一般都會有清晰的脈絡,能夠幫你主動歸納梳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比如中華書局的中華國學文庫,對于古典文學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上佳選擇,一方面,這些書籍都是橫排,配有詳細的注釋,另一方面版本都是目前最權威的版本,在一方面,書籍的選擇都是四庫全書中最要之書,從這些角度來說,這一系列的書籍就是非常好的案頭書。再舉一個例子,喜歡現當代文學的,可能都知道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世紀文學60家”叢書,這一套書,不僅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導讀,而且選的篇目精良,是一套非常好的了解一個作家作品的入門書籍。又比如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標準詩叢”是閱讀當代詩人群體絕好的選本。
對于大部分熱愛讀書的人來說,尤其是在某一個領域有強烈的偏好,我建議這樣選書會靠譜很多,而要做到這樣,可能平時需要在涉獵的時候,多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但總體來說,系列叢書類的書,都不會差,不然怎么能做成系列呢?
6、裝幀很能看出品位
其實,第一眼選擇一個版本的時候,書的裝幀是很重要的,那些包裝花里胡哨,裝幀、書名五花八門的多半都不是好書。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現在的書籍太注重營銷,需要靠這些來博取眼球,殊不知,這樣恰恰說明是對書的內容不是很有自信。
其實裝幀設計好不好看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書籍的設計裝幀一定要符合書本的定位,內容的格調。其實一些知名出版社,哪怕是出版青春小說,整體的封面設計非常的清雅好看,何況是名家作品呢。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裝幀素凈,名字取得自白或回味悠長的書籍,基本內容都不錯,當然,也不要討厭那些華麗的裝幀,因為,他們自有它的受眾。
另外一個是我個人的癖好,除非是非常好看的平裝書籍,我比較喜歡精裝版,為什么精裝版好一點呢,一方面是精裝版拆掉封面的話,一般是非常典雅簡單的素色硬殼,這個我非常喜歡,另一方面我長年漂泊在外,精裝版不容易破損,但事實告訴我,只要是靠譜的書籍,精裝,尤其是布面精裝,拿起來讀的時候手感都不錯。
7、如何從公眾號和豆瓣上找書?
其實從公眾號和豆瓣上找書的原則個人認為都是氣質相投。所謂氣質相投,就是你們兩個人在品位和格調上的一致性。
因為公眾號井噴,然而在讀書類的賬號上,做的非常獨特的其實并不多,除了我喜歡的新京報書評周刊、不止讀書之外,其他的可能都不是很對味,因為做讀書類公眾號需要大量閱讀,對于一般的作者來說,這既是能力也是耐力的考驗,所以批量生產的某些讀書類公眾號我并不喜歡。
說到底,讀書還是非常私人化的東西,也因此從私人化的角度去找書才更加靠譜些,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對味就可以。那么公眾號和豆瓣該如何找書呢?
第一可能需要甄別下是否是強烈營銷類的推薦,比如我經常在豆瓣上看到某個作者,朋友出了一本書,直接五星送上,然而縱觀他所有的書單,五星極少,這樣的友情打分,有時候需要留意,避免影響你選書。
從公眾號的角度來說,最好就是找和你感覺氣質對位的公眾號來做購書指南,比如說你比較喜歡嚴肅或者有深度的作品,那就選擇一些靠譜的出版社的公眾號,了解最新書訊,或者選擇一些權威的媒體的公眾號。如果你比較喜歡某個人的話,大概翻閱十來篇推文,就能看出作者的品位,如果氣質相投,按圖索驥就可以了。
至于豆瓣的話,其實我并不建議去看宏觀的打分,因為那是大多數人的數據,可能你并不會喜歡,我建議你去關注一些跟自己氣質相投的豆瓣紅人,然后去看你關注的豆瓣紅人標記的讀書評價,簡評、長評都可以,這樣可能更容易找到屬于你獨家的私人好書。
8、反復精讀會比廣泛的泛讀好很多
上面說到的幾點,可能對于我們普通讀者來說,多少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并沒有這么多時間去選擇。
這里可能需要考慮是反復精讀還是廣泛涉獵呢?在這里,我建議反復精讀,其實這個可能比較適合我們大部分普通讀者。我相信一本書或者一個作者給你帶來的力量和震撼,往往才是記憶深處最不可磨滅的。
我自己常常不斷地去讀曾經讀過的書,才發現其實真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而那些泛讀的書,早已經沒有半點記憶,其實如果沒有很多記憶的書,很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的經歷告訴我,無論是我平時寫字也好,真正對我產生深刻影響的,就那么幾個作家。
因此,對于大部分如我的普通讀者來說,我仍然建議,沒有必要買太多書,或者泛讀太多,讀一些精要,其實是一種更好的選擇。當然,如果想在某一個領域深究是另外一回事。
以上是我在買書和讀書過程中的建議和看法,在這里我主要針對的是普通讀者,其他的人則另當別論,如果有其他的選書、讀書的經驗或者看法,歡迎分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