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婆婆來我家以后,我們家冰箱永遠是滿的,打折的蔬菜、水果、肉類、冰激凌等等,每天晚上,婆婆遛彎的地方都是超市,家附近物美超市的一大部分導購都認識我婆婆(不是開玩笑,有一次,一小姑娘,遠遠的就跟我婆婆打招呼,說阿姨來了,現在荔枝5塊錢一包了。。。。。)
每次買完東西回來,我婆婆都特有成就感,向我們詳細描述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算下來省了多少錢之類的,如果有壞的,老郭常說,還是買點好的,我們沒幾個人吃不了多少,相差不了幾塊錢,沒有必要買處理的,我婆婆反駁道,就算有壞的,也劃算,要是原價得多花多少錢,巴拉巴拉,聽起來全是過日子經,每天聽著同樣的對話,作為兒媳婦,也只能貢獻耳朵。
當然,自從我婆婆來我家之后,我們家每天都有滿滿一大包垃圾往外扔,這里邊不乏壞掉的蔬菜、水果之類的,我婆婆經常會說,你看沒吃就壞了,可惜了。
但作為老人,我相信她從來沒想過是因為人家是處理的東西,即便你放冰箱,時間稍長也是會壞掉的。
其實,我也一樣,每次一進超市,看到黃簽就兩眼放光,心里一合計,覺得哇塞比原價買要劃算好多,也不管當下是不是用,就嘩嘩買好多促銷的東西。
我戲稱自己是“黃簽綜合癥”?
我知道自己掉到商家的陷阱里了,但是依然有種“我上當,我開心”的豪氣,哈哈。
我相信大部分女生都跟我有一樣的心態,大部分老太太都跟我婆婆有一樣的心理,我們就是這個社會上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有一部分是買奢侈品的豪,另外一部分是老郭那種,只有需要才買,而且關鍵看品質,其次看價格。
對于我們這些人,黃簽為什么能觸動我們,因為我們喜歡算減法,黃簽下邊的白簽上寫著所謂的原價呢,我們的大腦自動做完減法以后,告訴我們哇哇哇,省好多,省好多,然后“罪惡”的小手就把東西放到購物車里了
另外,黃簽上都是9.9、19.9、9.8、19.8之類的這樣的數,看到小黃,我們的腦袋第一反應是什么,奧奧奧,還不到10塊錢,還不到20塊錢,好便宜,好便宜,然后“罪惡”的小手又把東西放到購物車里了
等我們心滿意足的大包小包回到家,收拾東西的時候,你大概會發現,原來家里還有好多零食堆在那里,浴室還有好多洗漱用品沒用完,廚房還有好多調料儲備在那。
當然,等家里大掃除的時候,你會扔掉很多的過期零食,打開只用過一次的沐浴露,掛滿由卻沒用過的什么廚房便利工具。。。。。
或許你們比我扔的還多,說多了都是淚啊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淘寶頁面還是打開的。。。。不想再說了
占便宜還是吃虧,只能能心知肚明這幾個字了。
沒有占便宜覺得占便宜,這太容易接受了,沒有吃虧,覺得吃虧了,就沒那么容易接受了,怎么說?舉個栗子。
我有一朋友,在挺大一單位工作,單位有制度,每人每月交300元餐費。以前,下屬公司自己有點錢可以補貼食堂,就讓每人每月交150,相較其他下屬公司,我朋友覺得自己每月賺了150。后來有一天,公司不僅不補貼了,不知道什么具體原因,之前少交的150,也要補齊,三年每月150也是不小的數目,好多人就開始憤憤不平了,覺得自己吃虧了。實際上吃虧了嗎,根據制度來說,你只是交了該交的錢而已。
不想用文字來告訴大家,怎么跳出商家的“小陷阱”,也不想說服大家,在支出自己覺得不該支出的錢時怎么解除憤憤不平的吃虧感。
只要知道,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消費者,買了東西就不用懊惱,錢花了再賺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