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一名棄嬰。
我所出生的那個豫南山村,盡管風景秀麗,但大人們為了吃飽飯,不僅僅會遺棄女嬰,重男輕女的他們甚至連男嬰也會送人。
80年代正是計劃生育政策嚴厲的時候,我的養母已經生有2個兒子,在小的1歲半時,一直想要個閨女的她抱走了我,就這樣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家。
這個家其實也勉強糊口而已,即便如此,我還是很皮實地長大了,外表看起來比2個哥哥都要壯實。這并不能說養明養父母偏向我,其實養父一直不怎么待見我。養母在述說養父的不是時,多次強調這一點,慢慢長大的我當然也深有體會。
2
為了讓兩個哥哥上學,我很小就不上學了,跟著養母做活。在大哥中專畢業,經濟狀況好點后,已經輟學幾年的我又走進了校園。所以,我參加高考進入大學校園時比同班同學年長幾歲。
比起在山區做活,大學生活對于我來說是輕松愉快的。當年,二哥找到了一份教師工作,把養父母從那個山溝溝里帶出來了,這樣我可以經常回到他們租住的房子,我對這個城市不再陌生,歸屬感滿滿的。
狀態良好的我在大學期間,還談了一個男朋友,讓我不滿意的是他學習并不努力,經常曠課。比起我的努力學習,活得謹小慎微,也許正是他的灑脫、豪放吸引著我。我很好奇他為什么活得毫無壓力,肆意瀟灑?后來我才知道他在來報道之前,家里已經給安排好了工作。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并不高,在班上的同學為畢業后的工作傷腦筋時,頗具背景的婆家也為我安排好了一份效益不錯工作,真是一份驚喜,當然是和男友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婚房……我們一畢業就具備了結婚的條件,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根據我的估算,作為一個80后,想在城市立足,不啃老的話,靠自己去買房,至少要奮斗5年才可能付起首付吧。作為一個棄嬰的我能如此順風順水地擁有了一切,有不少同齡人羨慕著我。我覺得自己是腳踩西瓜皮---遛到了好地方。
3
如果沒有那場意外,也許外人看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幸運與美好。是的,那場意外,不僅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也充分暴露了潛在的很多問題。
那場意外為什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一切都是因緣巧合,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
一,負性事件
我是一個棄嬰。從我懂事起我就知道了,那是一種讓人茫然得不知所措的感覺。長期以來謹言慎行,生怕一個不小心,會被再次趕出家門,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我日日里猶如驚弓之鳥。
二,家庭環境
我是在養父母的爭吵打斗中長大的。我親眼目睹了在一次爭執中,養父隨手抄起身邊的一桿秤劈頭蓋臉地打在養母的身上,只一下,秤桿斷了......養母不受婆婆待見,這個女人辛苦地忍耐著拉扯著我們三個孩子。那個年代的女人,地里的農活,家里的瑣事,哪一樣不得自己扛著呢,男人呢,在外面要面子,在家里耍威風,打老婆訓孩子是家常便飯。逢年過節,殺豬宰羊,相互攀比,往往過一個春節把家底都耗盡,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呢?所以,我從心眼里是同情養母的。
為了那點可憐的面子,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冷漠無情的男人對于一個棄嬰,表現出來的溫情是極其有限的。再加上,養母向我講述自己婚姻的不幸時,還往往會告訴我,當初養父是不讓抱養我的。所以,后來當我出嫁外地,養母說養父不讓打電話給我,我是深信不疑的。一直以來我的內心是殘缺的,崩潰的,好像受到了詛咒般,走不出黑暗,看不到光明。
三,社會支持系統
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朋友。在這個世界上,我親近的人除了我的養母,還有兩個哥哥。
我喜歡和養母呆在一起,與她呆在一起,我心理上是放松的,安全的,在養母安靜時或者忙碌時。但是大部分時候,她都會反反復復地給我講述她的不幸遭遇,講述生活的苦難,這讓我的內心總是充斥著憤怒,充斥著不安,還有愧疚,而她仿佛只有這樣做,才可以讓我理解后來她對養父的冷漠和殘忍。
這些話,這些令人喪氣的事情,養母幾乎沒有對兩個兒子說過,她認為男人是外面的東西,要忙事業,不能受到牽絆。可是我精力有限,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對這些讓人壓抑的事情我是無能為力的,我知道養母的婆婆一直找茬,挑撥養父母的關系,她的存在對養母的家庭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有破壞作用,但是我作為晚輩,又能怎樣做呢?
我仿佛處于養母描述的一個套子里,看著外面灰蒙蒙的世界,充滿著爾虞我詐,充滿著勾心斗角,充滿著男尊女卑,而我面對這些只能束手無策,充滿無力感。除了我的棄嬰身份,我就仿佛是養母的一個情緒垃圾桶,心里時時刻刻充滿著傷痛。
四,個性心理特征
雖然外觀上我身強力壯,身健如牛,但是內心世界卻是膽怯的,孤僻的,同時又是高自尊的,追求完美的。
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我認為命運決定著性格。戀愛后,我似乎變得樂觀了一些。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很努力,努力地學習,努力地工作。
對自己要求嚴格外,婚后對丈夫要求也很苛刻。工作穩定后,我看他越來越不順眼,這個當初帶給我光環的男人似乎變得讓人厭惡起來。我看不慣他天天打游戲,我覺得這是一個墮落,不求上進的男人,這種感覺像極了養母口中的養父,掙錢的本事沒有,還天天找樂子??墒牵彝?,他和我的養父有著天壤之別,我的養父養家糊口都是問題,我的丈夫家世良好,根本用不著拼盡全力去生活。
但是,我看不清這點,我對這個給我一個家的男人越來越反感,越來越厭惡,就像我對我的養父,打心眼里瞧不起。似乎養母給我灌輸的仇恨終于找到了出口,清凈的日子結束了,我們開始出現了爭執,出現了矛盾。
4
婚后,當養母一次次地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時,我也向她傾訴著我對婚姻的不滿與失望。
物質上不差錢,心理上是無望的。缺乏心力的我覺得婚后的日子過得就像行走在荒原里,越來越凄涼,越來越孤單?;橐隼镒咄稛o路的我甚至有了離婚的打算。我不知道養母是否能夠理解我的無助,當聽到我說要離婚時,她嚴肅地阻止了我,說家里沒一點家底,也沒能力幫哥哥們買房,兩個哥哥一個成家的也沒有,擔心我的離婚對哥哥們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樣,我努力擺脫困境的希望也破滅了,我就像一顆空心菜般行走著。
在一次外出中,我死去了。我看到這個生前日漸疏離的丈夫抱著我的頭痛哭,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密和在乎,可惜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