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故事(二)
林等等的六歲記憶,除了弟弟,還有一個小姐姐。
忘了說林等等五歲就離開了有爺爺奶奶的故鄉,被帶到了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林等等模糊記得是住在一個狹長的巷子里,巷子已有些年頭,是由長著青苔的石板鋪成的,還有因為氣候原因,一年到頭都是一副潮濕幽暗的模樣,但并不令人難受。小姐姐就住在林等等家隔壁。多年后,當林等等看到那個風流多情詩人戴望舒的《雨巷》時,就會和記憶里的巷子和小姐姐的影子重合。
為什么說這個小姐姐讓人記憶深刻?她比林等等大八歲,已經上了初三,在林等等的世界里,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小姐姐模樣清秀,五官略顯寡淡,但性格熱情可愛。她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喜歡扎成兩條整齊的辮子,不顯土氣,反倒襯得清純可愛。六歲的林等等被媽媽圖省事剪成了短發,總羨慕小姐姐的兩條長辮子。每次找小姐姐玩的時候,喜歡被她抱在前面,再把她的兩條辮子搭在自己的胸前,過過長頭發的癮。說來也是可笑。
林等等喜歡她的模樣,這是其一。她的性格也很不錯。別的小孩都喜歡和同齡人玩,林等等卻喜歡和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玩。林等等覺得同齡人都一樣,沒什么神秘感,雖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比自己大的人不一樣,他們知道許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相處的多久都依舊新鮮。小姐姐似乎也喜歡和小孩子玩,于是和林等等能成為很好的一對“忘年交“”,隔得又近。
周末傍晚,兩人都放假。小姐姐晚飯后總會在門口喊一聲:“等等,等等,出來了!”林等等趕緊嚼著最后一口飯屁顛屁顛跑出來,含著飯的嘴里應著:“來了!來了!”然后一起在巷口旁的石臺,吹著涼爽的晚風,或是一起涂著不知哪個角落摘來的鳳仙花做的指甲油,或是用破破爛爛的幾根蠟筆或水彩筆一起畫一些稀奇古怪的畫,又或是聽小姐姐講她從書上看來的喜歡的一些詭異故事……有一個這么大的朋友就是好,不會有矛盾,不會只是玩一些重復無聊的游戲。
林等等模模糊糊的記里,實在記不得和小姐姐具體做了些什么事,說了哪些話,甚至名字都記不得了。搬離那里之后便再未聯系。只記得那些和小姐姐一起的日子里開心的那種感覺。
有時候,感覺便是一種記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