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我們都活得小心翼翼。
在一所普通的大專院校畢業,借著校企合作項目,大二下學期到一所國企實習半年,大三回校呆了半年,下學期回原來的企業工作,一直到現在。
上大學時總想,畢業后,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拿著可觀的薪水,偶爾到星巴克喝喝咖啡,周末帶女朋友去逛街看電影,放假回家和父母聊聊天。
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到宿舍,離家三千公里,坐在電腦前,想,原來生活不是這樣的,無奈,更多的是無奈。
錢多事少離家近,只是想想而已
最近和許久不見的哥們視頻聊天。一番寒暄后,自然問起工作如何。
“我打算年底回去了,找個離家近點的工作,雖然工資少點,但也能有時間陪陪女朋友和家人,想想也挺好的”,我說。
他很驚訝:“你不想干介紹我過去啊,錢多點就行,其他的都好說”
“唉,感覺厭倦了這種生活”
朝九晚五,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上班,下班,玩玩電腦,看看小電影,刷刷知乎上類似“如何掙到第一個一百萬”之類的問題,意淫著,渾身熱血沸騰,繼續原來的生活。盼著十五號發工資,逛逛淘寶,買點東西,存點錢,繼續等待下個月的十五號。總感覺生活似乎沒什么盼頭,賺錢,買,存錢,繼續賺錢。
卻觸摸不到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
始終感覺,錢再多,精神牽掛太遠,很累。
“我不怕啊,就算辛苦點也好,有錢就行”,他又重復了一遍。
后來跟他了解才知道,畢業后一直留在原來的城市,找了一個培訓師助理的工作。實習工資一千五,轉正后三千,包一頓工作餐,不包住。除去自己基本的生活,還要給正在讀大學的弟弟打生活費,工資剛剛夠用,更別說存錢和其他的消遣了,不敢談戀愛,不敢生病,不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想過辭職去找其他工作,但不什么也不會,害怕就這樣過了一生。
“電腦給了弟弟,每天下班去踢踢足球,回,來洗個澡也差不多睡覺了,每天都這樣”。
“也許以后就好點了吧”
“嗯”
我向往你有的自由與地域,你期盼我的工作和薪資。
羨慕各自的生活,其實我們都不容易
到今天,中國仍有幾千萬極度貧困人口。當你埋怨工資低的時候,有人在臺風中為了扶助謀生工具付出生命;當你思考更高物質享受時,有人為一日三餐奔波;當你想要白領朝九晚五的生活的時候,有人在羨慕你浪跡天涯的自由。在這焦慮與繁華的時代,我們都有各自的憧憬與無奈,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年底了,年初說的那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實現了嗎。工作一直很忙,計劃還沒定好,一個人出去有點害怕,口袋沒多少錢了,下一年再說吧。我們都習慣著用各種理由去搪塞沒有完成的事情,然后羨慕去別人的生活與自由,轉身埋頭繼續當下的生活,未曾改變。張昕宇,優酷網首個網絡自制戶外探索制作者,早年從事過多種職業,熱愛機械,2000年之后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攜未婚妻梁紅參加2008年汶川救災時,重新反思生命的意義。在花了4年時間學習各種生存技能,和未婚妻開始了環游世界之旅。在寒極”奧伊米亞康“向女友梁紅求婚成功后,駕駛帆船到南極完成了中國人在南極舉行的第一場婚禮。直到今天,旅行依然在繼續。他們每天過著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拋開身后的工作和煩惱,走在路上。都覺得表面風光灑脫,但很少人看到這背后的艱苦。一次在非洲,得了霍亂,嘔吐、腹瀉,嚴重的脫水,還好脂肪多,小命保住了。還原巴米揚大佛時,用60萬流明的投影儀,亮度太大,眼角膜受傷了,半夜疼醒。看起開瀟灑的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城外看城里,無限風光。城里的人為某種信念或無奈默默堅持,偶爾想念城外的另一種生活,繼續埋頭忙碌。
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境遇,我們無法去評論他人的生活如何如何。
所能做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珍惜眼前人,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共勉。
“哎,你看,那人好像一條狗哎”
“對啊,那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