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兩個人,我就叫他們A和B吧。有一份差事,就是把水提到村子里,然后就可以得到工錢。這樣,日復一日,會有別人很羨慕的生活。而A就是這么想的。B卻不是。他的目標不是死死地提水,他想的是建管道,讓水自動進入村子里。一開始A取笑B,但B很堅持。日復一日,A老了,B也老了,A還在提水,而B成功的讓水自動流進村子里了。B建的管道,產生了無數的收益。這就是管道的小故事!
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建合適的自己的管道,才能實現財務自由,當你休息的時候,管道也能為你帶來收入。而生活中的大多數還是提著水桶的人。當然鋪建管道也需要一定的財力和基礎,就是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大部份人是不具備這樣的財力和物質基礎,包括人的智力、意志力、勇氣等一些成功者必備的品質。而如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新時代涌現出一些鋪管道成功的人士。如騰訊的馬化騰、阿里巴巴的馬云、360的周鴻祎等。
想當初馬化騰只做了OICQ的聊天軟件,我當時上網第一次接觸就是這個聊天軟件,如今發展成為互聯網中的龐然大物。利用6億的粉絲,源源不斷的給騰訊這個互聯網商業帝國輸血,讓互聯網這些大佬們躺在家里都能賺著的錢。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馬化騰做OICQ的時候,剛開始免費的沒有什么收益,項目缺幾十萬差點進行不下去,還想賣掉全部公司股份。后來幸虧有人相助,辛虧沒有賣掉,不然不會今天的騰訊。后來李澤楷入股,也在騰訊股份賺了不少錢?;ヂ摼W為人們創造建管道的機會,大到可以建成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商業帝國,小呢,我認為就是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平臺。
? 現在是個人要建立自媒體平臺的發展時期。前面是有今日頭條號稱估值600億,準備融資上市。在互聯網新聞媒體中打敗傳統媒體,各傳統媒體也在轉型中掙扎。現有百度號分100億回饋內容創造者,UC云觀號10億回饋自媒體人?,F在自媒體人都在奮筆疾書的趕在這個好時期瓜分這個蛋糕。
很多人,好讀書,會吸收知識,會產出作品,在這個管道鋪好的市場確實是一大幸事。就像羅輯思維這樣的平臺,會讀書,會分享知識。不過個人要想打造這樣的一個平臺很難,現在很多都是團隊運作。
個人該如何在這個互聯網的管理里獲取收益呢, 如果你有內容知識,你就做個內容提供者。你有粉絲,可以接廣告變現。如果你什么都沒有,你還有做個掮客,也就是大概是個中介人員。
自己想建立一個這樣的管道,你可以建一個網站,這個需要點前期投資,然后引入好的內容,吸引粉絲,然后承接廣告變現。很難做到的就是粉絲的忠誠度,對大多數個體來說都很難。也許堅持到底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