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吃面梅子酒東山羊
東山是碧螺春的產地,細心去看環湖公路的廣告牌上少不了推薦,而楊灣、陸巷一帶則遍布茶田。我在很專心地徒步時,橙先生則心心念念找茶農。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幾人家?也是佩服他了,一路問一路找。楊灣專業合作社,經營的是一對夫妻,丈夫做民宿,妻子賣茶葉。聽說我們是從前村徒步走過來,驚訝地不得了。
一一學習了不同級別的茶葉后,取了一種中偏上的等級來嘗,也許是聽說一斤茶說是要七萬顆嫩芽,看著一只只立起的芽間,我這屬于浪費茶葉體質的人心里也覺得確實香。網上最離譜的說法:醫學臨床調查發現,每天喝2杯以上碧螺春茶的人比每周不足3杯碧螺春綠茶的人,發生識別功能障礙等老年癡呆癥的可能性下降50%。研究真假不知,無論你想嘗試哪種,碧螺春都贏了。
面店隨處可見,在網評高分的老東吳面店,2位阿婆來接待我們。在蘇州傳統面館是沒有羊肉的,招牌一般是燜肉、爆鱔、爆魚。老阿姨人精明,面要在她家吃的,羊肉我幫你去買。不過5分鐘,一包荷葉包的三兩羊肉就放在桌上,夾起一片放入面中,看著白肥之處入湯即要化開的樣子,沒有半點腥氣,未待其化就入了口。燜肉面也是不錯的,不過恰巧狹路相逢,羊肉勝出了。
此行讓我們點評為面中第一的是洞庭飯店的蔥油拌面。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洞庭飯店多吃幾頓,多吃幾個菜,因為每道菜都是非常經典的蘇式。聽說有時人很多,旅游團多的時候水準會下降,不過,我們來的時候,人非常少,據說疫情后,到東山的人不及往日的1/10,師傅有心情好好燒,應該不會讓你失望的。服務是那種國營老飯店的特點,可以自己想象一下。一進大堂,左手一溜煙的泡著梅子,枇杷等的酒缸。明明一杯倒的橙先生喝完一瓶啤酒后,又來了一杯梅子酒。服務員特地提醒我們,是高度白酒浸泡的,果然異常濃烈。話歸正題,這碗面的醬油味道不咸不膩,蔥用的不止是煸后的蔥焦,還有大量的新鮮蔥碎,面條非常軟……而且非常大的一碗,大到什么程度呢,因為很好吃,我們打包后,第2天中午在山上當了中飯,居然面不坨,不膩,還是那么香!可以對比想象一下,外賣的蔥油拌面送到時,沒有一次不是已經成了一團拌不開,或者斷成一塊塊的……
披荊斬棘打開勝境
莫厘是東山主峰,也是太湖72峰中第2高峰,海拔293.5米,其正規的路線應從“雨花仙境”景區進入。不過,雨花勝境卻沒有名字這么仙,甚至于相當一般,不如叫雨花凡景,所以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爬爬山。
從啟園回來的路上,得知可以從附近的村落抄小路上山,橙先生興奮了,暴露出了商人典型重利輕婦人的本性,想到可以省不少大洋,走起路來也有力氣了,一路問(一共問過2個路邊小店,3個村民,1個路邊攤阿姨)。最后,了解到從村里上山有古道,但比較難走;一位熱心的大叔,告訴我們再向前一點的停車場有一條平坦大道可直通雨花禪寺。謝過大叔,我看了一下地圖,作戰經驗相對豐富的我有點擔心,這個點離售票點太近了,這樣的節假日難保不被封起來。果然!停車場的門口坐著2個老頭兒,立馬就趕了我們出來。不過,條條大路通羅馬,擺攤賣水果的阿姨告訴我們,向前一點,在飯店側邊一條小路,順著排水管向上,還是可以從半當中插回主道。(不過,橙先生一個橘子,柿子都沒有買,真的是完全白嫖信息)
就這樣,我們踏上了這條小道。一開始,我還能興致盎然地拍花,拍蔬菜,漸漸地毒花花的太陽當頭照,小道一路升級坡度,我帶著口罩必須讓肺功能再加強一點,才跟得上供給,包全部交給了橙先生。這時候,突然看到右側樹林出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缺口,我們預估有人應該從這里穿行到景區。看了一下地圖定位,景點在右下側方位,但是光憑肉眼看不到。只能順著這依稀的小道向前走。幸虧不是下雨天,沒有臺階,沒有路,其實就是能感覺草皮比周邊略微薄一些,樹枝不時擋住去路,或俯身或用手推開。漸漸的,既看不到路,也看不到橙先生了(大約看到他身上的紅包在叢林間閃過一點)。論一個合格的領隊的重要性!合格的領隊,從來都不會離開隊員的視線,不會自己high到前面去。漸漸的,景區喇叭的聲音已經聽的很清楚了,看到了不遠處游人的身影和依稀的景區步道。但是,步道在我們的下方,我們當時所處的高度和步道大約有幾米的位置,橙先生向下走,準備看看距離最近的位置能不能一躍而下,我向上走,看到上面有個禪房,想看看能否走到禪房附近繞道進去。最后,還是向下更靠譜,最近的位置大約有2米,我從上面返回的時候,橙先生已經到了步道,他返回來接應,我向下一跳,終于到了!位置正巧在雨花禪寺下方一點點。我坐在那里拍了拍身上,才發現一身上掛了好多好多植物的小刺,真的是披荊斬棘了。再看看橙先生開心的不得了,這種就像好孩子偶然做一次壞事得逞以后的開心。
雨花禪寺一如既往的沒有照片,只要有橙先生在,不會有寺廟的照片……劇透一點,大雄寶殿的布置比較奇特,里面有文征明和唐伯虎共同完成的心經和觀音像。
原以為已經快到山頂了,看了一下路標說還有1000米,這不應該是一口氣的感覺嗎?結果,我們爬了一彎又一程,用定位看了一下,結果嚇著了,還有950米!遇到一臉哭相下來的阿姨,問還有多遠,阿姨說遠,非常陡!問上面有什么好看的,阿姨恨恨地說,沒有任何東西。哈哈,必須說阿姨說的非常對,至少在這種炙熱的天氣下,我們又爬了10來分鐘,看到了一個道觀(或者稱為破破四面皆空道亭),再看了一下定位,還有750米!
實事上,山上不但沒有風景,沿路沒有賣水,沒有廁所,要休息,就地坐下。奇葩的是,環山道是修上來的,于是你可以看到小汽車神奇地從你地面前唬的一聲開到前面去了。我看到了有戶外的飄帶,聽說他們在冬天會過來,應該也是披荊斬棘,直穿莫厘到陸巷古村。
下山的時候,一直走到雨花禪寺再向下不少的玻璃屋才有洗手和小憩的地方,冰可樂也全部賣光。山下的大草坪上年輕人們居然在燒烤。我們大搖大擺地從出口出去。哈哈,莫厘峰再見!東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