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公眾號在招新,剛好有自由撰稿人的職位,興致勃勃做好簡歷,準備好個人作品,整理好后,很忐忑的,還是點了發送鍵。
果然,天上不會掉餡餅,買彩票最多中過十塊錢、抽獎最多送過一張明信片的我,運氣依舊沒有寵幸我。
我收到了簡歷退回的郵件。還看了兩次,百分百確認了,我被拒絕了! 本是必然,本來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不抱希望是假的,人,總是會心存僥幸。
不然也沒那么多人去買彩票,去抽獎。
本來,晚飯是想喝個茶樹菇雞湯,然后再叫個外賣,烤肉飯或者漢堡之類的有很多很多肉的,都行,但是現在的心情,就只配吃齋了。
所有第一次投簡歷,被拒絕,都是這心情吧。
我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這條路真的不適合我。
只是,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就像一個人,一出生,就在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保護好自己。遇到不開心的事,也會想辦法就算繞著彎,也要安慰自己。
于是,想起了一件事。
記得大一時,去機構面試,因為怕在臺上看到太多人太緊張,所以沒戴眼鏡就上去了。眼前一片模糊,雖然知道面試的時候需要與面試官有眼神的交流,但是眼神沒有焦點,就變成了四處亂瞟。
在我說完話,還沒下臺的時候,面試官站起來,對后面的人說,你們面試要和我們有眼神交流,你們不看我們就是不尊重吧啦吧啦的。尷尬得我都不記得當時我是怎么走下臺的。
后來,我進了校學生會。因為有那一次的教訓,每場面試都會戴眼鏡,認認真真地注意著每個人。以至于后來大家對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個戴著黑框大眼鏡的女生。
大概,之所以最初不如愿,是為了厚積薄發,遇到更適合自己的舞臺吧。 磕磕碰碰不要緊,走對了路就行。
我有七年的吧齡,也就是14歲的時候就有百度帳號了。當時是因為有個百度空間,因為百度上沒人認識我,我可以隨心所欲瞎逼逼,后來空間沒了,就沒玩了。直到今年我才知道怎么發帖。七月份發了個帖,是書評。發完就沒再理了。今晚無意中看到有信息。有人問我我書評里一些字句的意思,有的說那本書看不懂,還有的說能不能借鑒我的書評,等等。
原來,在我不經意間,我的文字,不是石沉大海。
想起蔡康永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人不要太任性,因為你是活給未來的你。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你。
我一直記在本子上。就是怕自己有一天,神經短路,有著大學生的身份,卻不做一個學生該做的事,不希望自己混吃混喝混日子不學習。
學習,不是單指書本。
你的方向是什么,往這條路去奮斗,這一路上對資源的整合和吸收,才是學習。
一一
有一個朋友,從小學就是死黨,整天形影不離,甚至還被別人誤認為是姐妹。畢業后就分開了,我現在還在讀大學,花著家里的錢,而她呢,職中畢業后就工作了,去年是和朋友一起開店,今年已經自己獨立開店了。
她現在的月收入,估計我幾年后還沒法達到。一度思考為什么時不時總有人會說,某某某很早出來工作,現在賺得缽滿盆滿,而我們這些所謂有文化的一畢業就是國家干部身份的人,卻一直在愁找不到工作。正如我身邊所見。
答案很簡單,他們早出社會,很明確自己是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努力賺錢,不斷學習,而我們,把大學當成了養老院,打著讀書的旗號,混日子。
離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大概還有很長的路,不是等到成功那天,我才算是有收獲,偶爾一些小驚喜,像突然征文獲獎了,像突然投稿被采用了,都能證明我的努力沒白費。
只是這一路上,我都要保持學習的狀態,有朝一日,肯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