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周四? ?37°~ 14°? ? ?62? ?良
入夏后,褶皺深了,時光淺了
拜@sanQian為師,學古建筑插畫
愿煙火素淡,守心自暖
能這樣安靜的優雅的老去,挺好的……
今日,翻看一幅幅完成后的作業,
人生海海,不過爾爾
小心翼翼的收藏起自己的日子……
1?東宮門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宮門為五扇,三明兩暗。
2?排云門
排云門是萬壽山上排云殿的大門,也是登萬壽山進佛香閣的必經之路。
3?排云殿
排云殿位于頤和園萬壽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其母后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的時候更名為排云殿。“排云”二字取自晉代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這組建筑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筑群。
4?廓如亭
廓如亭位于頤和園新建宮門以南的東堤上,俗名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緒時重修。與十七孔橋、南湖島在空間上互相映襯。
廓如亭坐北朝南。建筑面積384.95平方米,平面呈八方形,每面顯3間,周圍有廊,重檐八脊攢尖圓寶頂,亭中共有42根柱子。亭內每面各有一塊木匾(共8塊),上鐫乾隆御制詩文。
垂脊獸
5?玉峰塔
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塔高47.7米,全身淺杏黃色,位于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積寺內。
6?鏡橋
唐朝詩人李白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詩句,這就是鏡橋名稱的來源。橋上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橋亭。
7 云輝玉宇牌坊
緊鄰昆明湖,是萬壽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軸線的起點。建筑為四柱七樓,頂覆黃色琉璃瓦,繪金龍和璽彩畫,等級極其高貴。
8?佛香閣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報恩延壽塔建設至第八層?[10]?。后遭遇雷擊,佛塔倒塌,乾隆帝認為北京西郊不宜建高塔,遂下旨暫停工程,改“塔”為“閣”,改九層為三層,建成閣樓,閣高41米,初稱八方閣,后定名佛香閣。
清咸豐十年(1860年),佛香閣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聯軍摧毀。
2005年3月31日,佛香閣景區進行大修工程,耗資5000萬元。
9?柳橋
明湖西堤仿杭州西湖蘇堤而建,從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六座式樣各異的橋亭;在柳橋和練橋之間為取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之句命名的景明樓。沿堤遍植桃柳,春來柳綠桃紅,有“北國江南”之稱。
10 小場景練習——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