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與我笑春風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喜歡桃花大約是從崔護的那首詩開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個才子佳人純真的愛情故事,賦予了桃花鮮活的美感。用桃花比愛情,再貼切不過。愛情是多么粉紅的顏色,像桃花一樣,粉的鮮嫩生動。

真正遇見愛情的人,無論什么年紀,都有一顆少女心,燦若桃花的少女心。誰不喜歡愛情呀,在愛情里所有的歡喜都放大了無數倍,可以任性自由的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到處洋溢著青春的光輝,從來不老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也真是美,女孩子的青春就像桃花一樣鮮亮。而這樣青春的女孩子在先秦時正當結婚的年齡,結婚是一件多么歡喜的事情,何況是在桃花盛開的季節,仿佛天地都洋溢著喜慶,在出嫁的這一刻,在這一場盛景里,是多么幸福。有這一場幸福在,即使日后流離不安,也還總有回憶暖浮生,想起來,眉眼會彎,心情會好。

青春的年紀,也只有桃花這樣明艷艷的粉能夠配上遇見愛情的喜悅心情。遇見初戀時,十七歲,正是鮮活張揚的年紀,喜歡上了,就拼命對對方好,那時桃花般的少女心啊,藏也藏不住。初戀第一次送的花,也是桃花。在春天的校園里,桃花一點都不稀罕,初戀也是隨手一折,然后放在我桌子,沒有什么浪漫蜜語,但還是歡喜得不得了,畢竟是第一次收到的花啊。一片一片地夾在美文本里,多年后,還可以翻得到。

愛情也像桃花一樣媚,粉棱棱的花,青綠綠的葉,一眼看上去就喜歡的不得了。桃花一樣的女孩子,也是招人喜歡的,圓棱棱的桃花眼,一笑,便生出嫵媚。多年前遇見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十七八歲的年紀,活得熱烈張揚,在那個小城的校園里,就是一道明麗的風景。她也是有桃花心思的女孩子,喜歡一個比自己大一屆的、很優秀的學長。她明目張膽地去追學長,慘遭拒絕。學長說,學習為重,不會談戀愛。從此后,她就像個跟屁蟲,一有時間,就會出現在學長身旁,寫桃花般旖旎的情詩,也在桃花盛開的地方,約來學長,動情的告白過。

她說,一年,我等你,十年我等你,只要你愿意。你從來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歡你,你從來不知道,我看見你有多么的歡喜。我不知道學長當時有沒有為她這樣深情的話所感動,只知道,他們終究無果,而那個桃花一樣鮮亮的女孩子,也會偶爾在眼角眉梢露出憂傷。

從此桃花也成了我表達心情的寄托,昂揚時,桃花與我笑春風;低落時,花落水流紅,無語怨東風。因為深切的以桃花為念,所以以為只有桃花才能充分的表達心情,極致的情緒極致的表達,非桃花不可。一樹一樹的桃花開,便有極大地歡喜,春風十里,桃花滿枝,春意盎然不過如此。

當然,也有別的花美的不可忽視。一樹一樹的白玉蘭如此壯觀;櫻花滿天,是粉紅色的浪漫;梨花開遍,景象勝雪……但這些都不夠,不夠表達心底的歡喜與寂寥,因為沒有自己在意的故事承載著啊,景因情生,物因情美。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多少故事發生過,就有多少值得喜愛的理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