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識范仲淹,緣于他的那首《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那時,我十四五歲,青春年少,意氣風發,覺得人生就應該轟轟烈烈,“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币虼?,讀到這首詞,便莫名地喜歡上了范仲淹。那時,牽動我少女情絲的,不是范仲淹二歲而孤的不幸遭遇,也不是他“劃粥割齏”的執著奮發,而是他衛國戍邊的勃發雄姿。
? 公元1015年,范仲淹進士及第,踏入仕途,一直做到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戍守陜西邊塞。在范仲淹的苦心經營下,西北邊境局勢得以轉危為安。當時西夏民謠流傳“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足見范仲淹的神勇。從此,我心中的好男兒形象,就是鐵骨錚錚神勇威武的真男子范仲淹。 ?
? ?后來年歲漸長,再讀范仲淹,卻讀出了范仲淹身上迥異的一面。
? 在《御街行·秋日懷舊》中,范仲淹這樣寫道: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 在一個秋風愁煞人的夜晚,范仲淹相思難眠,聽枯黃的落葉輕盈的落在地上,發出輕而細碎的聲音。既然難眠,干脆不眠!詞人獨上西樓,只見夜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飛瀉遠方。于是,這樣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剛毅男子,也開始想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意中人了!意中人只能想念,卻無法相見,詞人只好借酒澆愁,可愁到深處,已是腸斷,酒尚未飲下,早已化作了串串相思淚!
? ?初讀這首詞,感覺很意外——這應該是柳永、晏殊之類花間詞人的創作風格才對啊,豪放如范仲淹,怎么也可以寫出如此柔腸百結的詞作來呢!怪不得后人評價他說“鐵石心腸人亦作消魂語”!
? ?掩卷細思,又覺得自己的驚異毫無道理——只要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即使是范仲淹這樣的鐵骨男兒,也有秋夜思人、愁腸百結、孤枕難眠之時。這樣的范仲淹,才是真實的啊。人生在世,本就該經歷百般生活滋味,有雄放昂揚,也有柔情萬丈,這樣才不枉此生。
? ?后來,又讀到范仲淹的《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豐滿起來。他說: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年癡、老成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 詞的大意是說,昨天夜里讀《三國志》,不禁笑話起曹操、孫權、劉備來。他們用盡權謀機巧,不過是枉費心力,只鬧了個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與其像這樣瞎折騰,還不如什么也別干,索性和劉伶一塊兒喝他個醺醺大醉呢。人生一世,總沒有活到一百歲的。小的時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間一點點青年時代最可寶貴,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呢!就算做到了一品大官、百萬富翁,也難辭白發老年將至的命運!
? ?我總是很難把這樣消極的詞作,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聯系在一起。我一直認為,真英雄,即使遭受致命的打擊,極度失望、苦悶、沮喪,也應該把所有的委屈嚼碎了咽回肚子里,然后化作人生最強音高歌出喉。就如失聰的貝多芬,依然可以堅強地“扼住命運的咽喉”。
? ?但是,如今再來品讀這首詞,卻少了幾分鄙夷,多了些許理解與同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遭遇磨難與挫折,大聲抱怨幾句,然后繼續前行,這也不失勇士本色。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真正的勇士不是看透生活的人,而是看透生活之后依然有勇氣熱愛生活的人。”灑脫如李白,也曾在《將進酒》中高喊:“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彪m然李白高喊”但愿長醉不復醒”,但他依然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做到了“世人皆醉我獨醒”。
? ?正如范仲淹,雖然口里說“爭如共劉伶一醉”,在行動上卻依然積極進取,這,仍然算得上是勇士所為。
? ? 范仲淹,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真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