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術運算符
如果操作數(或者轉換結果)是NaN值,算術運算的結果也是NaN。
除數為0的運算結果為正無窮大或負無窮大,而0/0的結果是NaN,所有這些運算均不會報錯。
"+"運算符
- 如果其中一個操作數是對象,則將對象轉換成原始值(除日期對象外都優先使用valueOf()轉換)。
- 在進行了對象到原始值的轉換后,如果其中一個操作數是字符串的話,另一個操作數也會轉換為字符串,然后進行字符串連接。
- 否則,兩個操作數都將轉換為數字(或者NaN),然后進行加法操作。
1 + 2 // 3
"1" + 2 // "12",數字轉換為字符串
1 + {} // "1[object Object]",對象轉換成字符串后進行連接
true + true // 2,布爾轉換為數字
2 + null // 2,null轉換為0
2 + undefined // NaN,undefined轉換為NaN后做加法
運算結果同步依賴于運算符的運算順序,比如:
1 + 2 + "blind mice"; // "3 blind mice"
1 + (2 + "blind mice"); // "12 blind mice"
"++"運算符
表達式++x并不總和x=x+1完全一樣。
如果x是字符串"1",++x的結果就是數字2,而x+1是字符串"11"。
關系運算符
"==="(strict equality)
嚴格相等運算符,比較過程沒有任何類型轉換,其比較過程如下:
- 如果兩個值類型不相同,則它們不相等。
- 如果兩個值為數字且數值相等,則它們相等。如果一個為0,另一個為-0,則他們同樣相等。
- 如果兩個值為字符串,且所含的對應位上的16位數完全相等,則它們相等。
- 如果兩個值都是布爾值true或者false,則他們相等。
- 如果兩個值都是null或者都是undefined,則它們相等。
- 如果其中一個值是NaN,或者兩個值都是NaN,則它們不相等。
- 如果兩個引用值指向同一個對象、數組或函數,則它們是相等的。如果指向不同的對象,則它們是不等的,盡管兩個對象具有完全一樣的屬性。
"=="(equality operator)
- 如果兩個操作數是相同類型,則按嚴格相等規則"==="進行比較。
- 如果兩個操作數是不同類型,則會發生以下類型轉換:
如果一個值是null,另一個是undeined,則它們相等。
如果一個值是數字,另一個是字符串,則String --> Number轉換后進行值比較。
如果一個值是布爾類型,則true --> 1, false --> 0轉換后進行值比較。
"1" == true; // true
比較運算符(<, >, <=, >=)
- 如果操作數為對象,那么對象會先轉換成原始值。
- 在對象轉換成原始值后,如果兩個操作數都是字符串,則按字符串進行比較。
- 如果至少一個操作數不是字符串,則轉換成數字進行比較。0和-0是相等的,如果其中一個操作數是NaN,那么比較操作符總是返回false。
"11" < "3" // true,字符串比較
"11" < 3 // false,"11"轉換為11
"one" < 3 // false,"one"轉換為NaN
in運算符
in運算符希望它的左操作數是一個字符串或者可以轉換為字符串,右操作數是一個對象。
如果右側的對象擁有一個名為左操作數值的屬性名,那么表達式返回true。
var point = { x:1, y:1 };
"x" in point; // true,對象有一個名為"x"的屬性
"z" in point; // false,對象不存在名為"z"的屬性
"toString" in point; // true,對象包含toString()方法
var data = [7, 8, 9];
"0" in data; // true,數組包含元素"0"
1 in data; // true,數字轉換為字符串
3 in data; // false,沒有索引為3的元素
instanceof運算符
為了計算表達式"o instanceof f",JavaScript首先計算f.prototype,然后在原型鏈(prototype chain)中查找o,如果找到,那么o是f(或者f的父類)的一個實例,表達式返回true。
邏輯表達式
邏輯或(||)
這個運算符常用于從一組備選表達式中選出第一個真值表達式:
// 如果max_width已經定義了,則直接使用它
// 否則在preferences對象中查找max_width
// 如果對象中也找不到,則使用一個常量
var max = max_width || preferences.max_width || 500;
其他運算符
delete運算符
delete是一元運算符,用于刪除對象屬性或數組元素(但不一定釋放內存),原始的值將變為undefined。
var o = { x:1, y:2 };
delete o.x;
"x" in o; // false,屬性已經被刪除
var a = [1,2,3];
delete a[2];
2 in a; // false,數組元素2已經被刪除
a.length; // 3,注意:數組的長度沒有改變!!!
void運算符
該運算符通常用于避免輸出不應該輸出的值,例如,從HTML 的<a>
元素調用JavaScript函數時。要正確做到這一點,函數不能返回有效值,否則瀏覽器將清空頁面,只顯示函數的結果。例如:
<a href="javascript:window.open('about:blank')">Click me</a>
如果把這行代碼放入HTML頁面,點擊其中的鏈接,即可看到屏幕上顯示"[object]"。
這是因為window.open()方法返回了新打開的窗口的引用。然后該對象將被轉換成要顯示的字符串。
要避免這種效果,可以用void運算符調用window.open()函數:
<a href="javascript:void(window.open('about:blank'))">Click me</a>
這使window.open()調用返回undefined,它不是有效值,不會顯示在瀏覽器窗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