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從學校回到家,母親就像小時候那樣拉著我去買新衣服。我說我都這么大了,就不用再買東西了,但最后還是沒拗過她,只好去了。
母親相中了一雙199元的靴子,我嫌有點貴,就指指旁邊89元的靴子說:“還是這個吧,我覺得這個就挺好。”
母親看了看那雙鞋子,說:“那個不厚,穿上不暖和,最冷的時候不能穿它。”執意要買199元的那雙。
我也摸了摸,其實沒什么區別。母親讓我先試試199的那雙,沒想到39碼的正好合適,她立馬就對站在一旁的服務員說:“姑娘,我們就要這個了。”
我急忙說:“先等一下,我還是覺得那一雙比較好。”指了指那雙89的。
母親說:“那行,兩個都要了吧。”
我只好給母親解釋,我不是想要兩雙鞋子,只買那個89的就好。正在我努力說服母親的時候,服務員開口了:“小姑娘,你看你媽媽都不舍得給自己買,都大方地給你買兩個。”
我聽了這句話本不以為意,但我不經意間低了頭看向母親的靴子時,心里狠狠地痛了一下。
那是怎樣的一雙鞋!黑色的布面和鞋底即將要分離,不僅油光的亮,而且還沾著濺上的泥巴,鞋跟也被磨的不像樣子。地攤上買的39元錢,不知道是過時多久的款式了,我還記得當年母親買了這雙鞋之后還滿意的不得了,可是現在竟然變成了這副模樣。
想起有人說,女人就像一列小火車,只知道逛吃逛吃地往前跑。
買買買或許是女人的天性,但有些人卻會為了你,抑制自己的想法和欲望。
母親就是這樣,穿著舊鞋子,不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但卻在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對幾百元錢眼都不眨一下。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父母用各種方式寵愛,或許有時我們無法察覺那是為我們好,但他們真的愿意省吃儉用攢下錢,為你買他們自己都舍不得買的東西。
父母再苦,也會盡力讓你幸福。
對于這個世界,我們只是滄海一粟;可對于父母,我們就是全世界。我們的世界里,藏著那些甲乙丙丁,可父母的世界里,唯有我們才最重要。
我記得父母總是買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卻總是帶我去上百元的品牌店。
他們在我回家前連電扇都只開一會兒,我在家時卻為我一直開著空調。
他們自己生病不舍得看醫生總是強忍,我生病是卻總是帶我打針吃藥。
他們會在我回家前把吃的咸菜收起來,然后帶我去下館子點各種魚肉。
他們平時自己省吃儉用,卻在給我買東西時花錢“大手大腳”。他們總是覺得,自己苦點累點沒事,不能讓孩子受苦。
父母的曾經也只是孩子,縱使那時放羊喂豬割草砍柴占據了他們除上學外的大部分時光,但他們也享受著被父母愛的感覺。那個年代沒有錢,幾乎誰都不富裕,父母們無法給孩子更多的物質和金錢,但他們都在努力付出。
雖說物質金錢無法衡量任何一種感情,但父母就是努力的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露對我們的愛——愛你,就是毫不猶豫地為你買東西。
可是他們為自己買東西的時候總是精打細算,能省則省。
其實我們這么努力,不過就是想讓父母給他們自己買東西的時候,能像給我們買時那樣毫不猶豫。
我也想讓父母能想穿什么穿什么,不必總穿不保暖又不好看的衣服。
我也想讓父母冷了熱了去開空調,不必總是依靠脫穿衣服多喝熱水
我也想讓父母能在生病時看醫生,不必對我遮遮掩掩自己強撐死扛。
我也想讓父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不必總吃沒營養和不健康的咸菜。
父母拼命為你攢錢,更不舍得花費你的錢,他們總會說:“你掙錢也不容易”。所以唯有你足夠強大,才能讓他們慢慢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