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偶像”這個詞,因為聽起來總有種將人神話的感覺,而相應的,自己好像低到了塵埃里。
我更青睞英文中的一個詞“role model”,意指“榜樣,楷模”,即一個人讓你欽佩,不由得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努力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但有時這個人太過光彩奪目,我們窮盡一生也追趕不上,唯有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一點點提高自己。
我的role model就是這樣一個奔跑在前方,留下背影讓人仰望的人。
她是康多莉扎·賴斯,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學家和鋼琴家。她在多個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包括見證東歐劇變和前蘇聯(lián)解體,保護受到9·11事件重創(chuàng)的美國,她是美國第66任國務卿,也是第一位居此要職的黑人女性。在成為國務卿之前,她曾在斯坦福大學任教,并出任斯坦福歷史上最年輕的教務長,地位僅次于校長。
她的父親是一位長老會牧師和教育家,熱愛體育和政治。母親是一名教師,培養(yǎng)了她對鋼琴的熱情,帶她進入了高雅藝術的境界。賴斯從小就學習出色,并在鋼琴,體育方面頗有天賦。她小時候住在伯明翰,那里光怪陸離,種族隔離無以復加,父母告訴她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優(yōu)秀兩倍,他們才能平等,優(yōu)秀三倍,才能超過對方。
賴斯連跳幾級,15歲上大學時,主修鋼琴。后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國際關系,于是轉修政治學,從此走上了政壇,成為政界毫無爭議的明星。
作為一名女性,賴斯同樣魅力十足,她至今未婚,但魅力絲毫不減。2000年8月,賴斯訪問以色列時,曾與當時尚未上臺的沙龍進行過會談。沙龍后來對記者說,他為賴斯的魅力深深吸引,以至于根本聽不進她究竟在講些什么。一名在場記者說,沙龍其實不單欣賞賴斯的一雙腿,而是覺得她整個外型都很誘人。如果你去看賴斯的照片,不會覺得她是什么美女,甚至連一般美也算不上,但如果去看有關她的訪談,看她的舉手投足,便會深深為其吸引。
賴斯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同她的父母關系密切。分享兩段賴斯對于父母的描述。
“約翰·賴斯和安吉麗娜·賴斯是兩個了不起的普通人。他們是中產階級,愛上帝,愛家庭,愛祖國。我想他們從沒讀過任何關于如何做父母的書,但他們天生就會做父母——算不上盡善盡美,但的確非常出色。他們全心相愛,共同努力,營造了一個世界,將我們生命中的要素——宗教,家庭,社群和教育——編織成完美無瑕的掛毯,他們對我們抱有很高的期望,也給了我們無條件的愛。在種族隔離的伯明翰,他們用自己的養(yǎng)育方式,讓他們的小女兒相信,盡管她不能在伍爾沃斯的餐臺上吃漢堡,以后同樣有可能成為美國總統(tǒng)。”
“任何可以稱得上是教育機會的事情,約翰和安吉麗娜都要去試一試,或者說讓我去試一試。他們相信,教育是一副盔甲,可以幫我抵御一切,甚至可以抵御伯明翰乃至整個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我的父母認為,如果你比“他們”優(yōu)秀一倍,“他們”也許還是不喜歡你,但“他們”必須尊重你,無助地做環(huán)境的犧牲品是最糟糕的事情。我的父母一心要擺脫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不用說,他們更希望我避免那種結局。”
我每次看這兩段話都會非常感動,這是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最高認可。總有一天,我們也要為人父母,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父母,自己想為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我不止一次的想過這個問題,冒出好多種答案。有時候我希望能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可以幫她成為命運的垂青者。有時候我又想教她享受生活,告訴她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才最重要。再有時候我又希望她熱愛讀各種雜書,尊重文字,做一個內心豐富的人。今天,我突然想到,如果能聽到她說“我想做一個像爸爸媽媽那樣的人”,將會是最大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