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著狂風暴雨,而我獨自行走在濕噠噠的街道上,心情卻無比愉快。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這場暴雨一掃連日來炎熱焦灼的煩悶心境。
突然我想寫寫家門前平淡無奇,又常常熟視無睹的那條小路。
連接鎮中心繁華地帶直通老城區居民住處的這段路,我自己語文水平有限,竟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
它不是北京的胡同,它要比胡同寬一點;它不是弄堂、小巷,因為路兩旁還能容納商店門面。可以這么說吧,它是一條窄街。
一條整日鬧哄哄、臟亂差的窄街。它的名字是振華路。
以前對振華沒有特別的感情,沒有喜歡,沒有厭惡,它就是一條歸家的路,不必深究。
長大了一點,自認為見過了一些世面,我卻開始嫌棄起它來。說起來,這還緣于朋友對我的“啟蒙”。
每次大學放長假回來,朋友們時不時就向我吐槽振華:“真的討厭死這里了,路這么窄,偏偏還那么多車,走在路上被人b個不停,要命的還是素質低下的單車老!巴不得把車開到你跟前幫他發市!還沒說那些無所事事的外地人向你投來色迷迷的眼神呢,你看看人家廣州的街道……blablabla......”我邊聽邊點頭,簡直要拍桌子附和起來。她說的特別對,哪怕我想為振華辯解,也啞口無言,半天憋不出一句話。
朋友聲情并茂的吐槽,激發了我對振華的憎惡。我不禁想起平時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外地人骯臟的眼神,還有甚者直接朝你腳邊吐口水,然后得意地淫笑;路邊停滿小車,一排的小店又占去一部分面積,只留下所剩無幾的道路讓行人穿行,飛快駛過的電動車與你插肩而過,驚魂未定的你又被身后的車輛轟鳴,提醒你擋道了。
悠閑自得地走在振華路上,那是一種奢侈。除非是凌晨,或是下大暴雨的日子,否則你只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地行走在路上。時間長了,越走就越疲憊,越想搬離這條爛大街。
關于振華路平鋪直敘的抱怨,絕對不是本文的主旨。以上所有的反面描寫,是為了烘托后面的劇情反轉。
一次陪我妹去市區辦事,我們兩個路癡磕絆了大半天終于來到了目的地——該區的某產業園。下公交已是晚上7點過后,可我們離辦事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當時天全黑下來,別說活人,我看連野鬼也不愿在此地多作停留。我和我妹就傻傻地立在站牌前,一唱一和地說起振華路此時肯定燈火璀璨,熱鬧非凡。絕對不會像現在那樣,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人有時侯真的很愚昧無知,非要經歷過徹骨的孤立無援,無邊的寂寞之后,才會想起毫無美感,聒噪吵雜鬧市生活的好來。
試想一下,下班以后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經過漆黑無人,寂靜一片的小路,是多么恐怖又寂寞啊!就好像自己是世界末日之后唯一的幸存者,跌跌撞撞,孤身一人摸索著前行的路。
只有墜落無底的黑暗,才學會珍惜微弱的點點星光。
那刻,我才醒悟,振華就是隱藏在煙火之中的那點光。
你用不那么偉大的形象幫我驅趕寂寞,以最接地氣的一面參與進我的生活里,并用熱鬧,歡聲笑語,熙熙攘攘把它填滿。
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能在這樣的氛圍下長大。出門走幾步路,就有熱情的小販向你兜售熱氣騰騰的早餐,上班遲到的時候總能遇到及時出現的單車佬向你招手,下班了還有一排讓人食指大動的夜宵攤位任君選擇。它們構成了一條充滿煙火氣息的振華路,生生不息,頑強又極具生命力。只要踏出門口,我根本不懂寂寞為何物。
我決定今晚和朋友相約在振華路吃重慶小面,大談特談我對振華的新發現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