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一大早我就興奮地跟閨蜜說無意間聽了一個演講,找到了新偶像——江疏影。閨蜜覺得不可思議,就憑一個演講就奉為偶像,哂笑說你這偶像也來得太容易了吧?你怎么像隨便認親戚一樣?是呀,我這么容易就被一個人的演講征服了呢?
我想了想,可能是因為心境有些相似吧!
你可別笑,我是認真的。江疏影雖然是當紅演員,我們固然不可能有相同經歷,可但凡是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共同的性情。
1.
我是個對演員明星很八卦的人,我最初知道江疏影,是因為她是胡歌的前任。那時兩人分手,網上對她的議論很多,她一直被批評演技尷尬、花瓶。江疏影,沒有任何搏出位的新聞,公眾形象一度拘謹,看起來冷冰冰的,面對記者總是躲閃,真不像一個演員,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之前我也沒有特別在意她,甚至連樣子都記不住,但記住了名字。
去年,電視劇《好先生》里面的“江萊”,一個美麗任性、驕傲蠻橫,敢愛敢恨,氣場十足的富家女形象,讓飾演者江疏影真正火了。說真的,我看劇的時候完全認不出來,當時我還在想,這么好看的演員是誰啊?發現江萊就是江疏影的時候,還是挺吃驚的,這是活脫脫的華麗轉身!
那天早上,我無意間在喜馬拉雅APP打開了《說出我世界》的欄目(《說出我世界》是江蘇衛視的一套明星演講節目),“江疏影:鬼知道我曾經不是高冷孤傲,而是社交恐懼癥”這樣的標題吸引了我。演員,人前長袖善舞的人,社交恐懼癥?說實在的,我很好奇,我就點開聽了。聽完,我立馬路轉粉了。之所以變成迷妹,可能是按照她所定義的“社交恐懼癥”的表現,在我身上也有深深的印記,而她克服了、做到了,我尚未完全從恐懼中走出來,所以給了我一碗十分滋補的雞湯。然而這碗雞湯還喝不夠,我找來她的另一個演講“歸零,讓我心態平和”又聽了幾遍,越聽越感覺我的靈魂也在晃動。
2、
江疏影曾經的心情跟我是如此相似,以至于她在演講中說的每一句話,都戳中我的心窩。她說:
“緊張到手冰涼,曾經連主動打招呼的平常事情都是很困難的。”
“因為不知道怎么用溝通的方式與別人交流,覺得世界與我為敵,自己很孤獨很無助”
“越是害怕越是恐懼,越是不可能做好,我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中”
江疏影還講起自己大學參演一部電視劇時她的窘迫不安:“我不知道燈光老師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執行導演的一句話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演得不好啊,這些感受都會被我無限放大,都讓我陷入自卑”。
這些感覺,我也有啊,曾經亦無時無刻不在侵蝕我的心靈,消磨我的意志。像我們這樣的人,就是特別想做好,可是又很害怕否定,也可以把我們叫做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者。一旦我被否定,就等于我整個人被否定了,感覺很自卑,越自卑就越害怕。在工作當中,如果我要發表觀點,或者上交提案的時候,我就會自己悶著頭反復構思,反復修改,感覺如坐針氈,壓力很大,連連失眠。
最糟糕的是,我還會把別人對事情的否定,看作是對我個人能力、為人的否定。沒錯,就是這樣奇葩的想法。如果對方不回應,我又不敢問對方,會在心里批判自己,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好。只要老板說“提案不好”或者“做法有失偏頗”的話,我就覺得我很無能,即使我極力說服自己,這是對事不對人,我仍然無法擺脫這種夢魘。
江疏影說她曾經有一段時間,她自己拍的戲自己都不敢看,逼自己看時看得自己腳趾頭都抓緊了,我也是害怕去看自己寫過的東西,害怕看自己做過的事情。
以前就有朋友說過我,你想事情太負面了。是呀,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我太討厭自己了,這里面就像個漩渦,我掙扎著爬上來,可自我這股力量就是要拉著我往下墜。
3、
江疏影說,所有的畏懼和封閉都來自于不自信,因為不自信所以害怕與人交流。
怎么辦?怎么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難道等我們自信了再來跟人交流嗎?不是,是自我要去打破孤獨的狀態。
不懂得怎么跟人交流,覺得世界與我為敵,孤獨無助,是因為不主動與人交流,心得不到回應,心習慣性封閉所致的,就像你的心在一個真空的狀態里,你看見別人說話了,可心里實際上不知道別人在表達什么,于是憑自己的想法去胡亂猜測別人,別人成了你的假想敵,因此你得不到一個真實的反饋,你就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所以才自信不起來(這也是我不久之前才明白過來,這樣去認識自己的)。
江疏影自述,她心態的改變,是源于在麗江住店遇見的店主大叔,一開始這位大叔不修邊幅、口無遮攔的輕浮形象,給江疏影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但是后來聽說大叔每天提著飯盒早出晚歸去醫院照顧他的繼母,大叔的繼母對他并不好,但是大叔這樣做已經持續五六年了。大叔粗糙的外表下原來有一顆純善的心靈,她很感動。離開當天,大叔送她,她看見了大叔眼角有不舍的淚水,這一刻,她幡然認識到自己再也不能主觀地看待別人,對自己苛刻了,“視人皆吾友,吾必善待之。”
心開了的江疏影越來越接受自己,開始有力量,敢于面對自己的恐懼。她本來不敢面對自己演技差的事實,但為了更徹底地發現自己的問題,她咨詢了很多老師、朋友,不斷地去精進她的演技。她在《好先生》當中的角色突破即是她努力的結果,她的突破還帶給她更多驚喜,比如,她終于自信起來,在《好先生》的慶功宴上,她接受大家的起哄唱歌(她唱得不好,但她能接受自己),還教她敬畏的孫紅雷老師唱歌,這是她以前無法想象的。
據她的大學同學說,讀書時江疏影就是一副笨笨呆呆的樣子,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江疏影,她做到了超越自己,自在地做自己了,這是一種非世俗的成功。江疏影的成功給了我當下很大的鼓勵,鼓勵我去面對自己。
其實,參加這個馬拉松寫作營,也可以說是我選擇面對自己的其中一種方式,我在這里,面對自己寫的東西,它可能很爛,但是我沒有壓力了;我自告奮勇當小組長,逼著走出自己的世界,主動走向人群,從而我發現了很多美好,我,真的沒什么好害怕了!
對人保持善意,與己為善,是世界給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