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詆毀,更不會美化。只想告訴你,真實的富士康。
IDM產品處也是手機制造,主要是海爾、長虹、波導等國內品牌。
辦公區也是和生產區連在一起,占據整個C1棟一個樓層。
從前期PM項目經理、NPI導入、供應鏈、SMT、組裝、測試、工程、品保、物流,手機生產鏈條,模式和流程和之前的MCM 產品處基本相同。
可以讓TY富士康的手機制造起死回生嗎?
因為有在MCM的工程經驗,熟知手機制造的整個流程,所以我在IDM的崗位是PM前期項目經理,負責手機導入前的技術對接等各項準備工作,是鏈接客戶,研發部門還有制造的橋梁。
我很振奮,期待可以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成績,順利導入新機種,讓產線趕緊運轉起來。
畢竟有產出才能養活大家,包括自己。
但很快發現IDM工作氣氛和MCM截然不同。
MCM的同事們有的是專業對口,自身有電子技術;有的是入職時經過嚴格培訓,熟悉工作流程;有的是經歷過傳統手機制造的繁榮,在產線上獲得了成長。總之,都熟知手機制造流程也富有敬業精神,工作氛圍非常好。
但IDM卻是職場宮斗。
比如: 測試工程部的主管,資位師一,臺干,常駐臺灣。實際工作由大陸的一位同事代理,但決策的事情要匯報臺干本人。因為手機試產很不順利,每天狀況不斷。代理的這位同事每天匯報請示決策,找到人還好,找不到只能拖。即便找到了,等來的也可能是紙上談兵不知所云。所以整個流程,測試階段成為最短板,最影響試產進度。
再比如: 品保部門主管,資位師三,臺干,每天在辦公室聽到最多的,是她的大嗓門。主題就是大陸人。口頭禪:“我跟你講啦,你們大陸。。”然后噼里啪啦,各種惡俗語言。實際情況是她本人私生活很混亂,品保的男員工幾乎歪瓜裂棗,她卻也不挑。
最奇葩的是我的主管。這位是陸干。道聽途說了很多她升職內幕,雖然無意添油加醋,但對她的工作風格實在不敢溝通。漸漸的,PM的職能被NPI代替,新機型導入工作全部落到NPI同事的肩上。
所幸NPI的主管很有魄力,NPI的同事們雖有微詞,但也以大局為重,連續導入了幾個新的機型。
阿彌陀佛,八百年不在人后論長短,沒有管住手啊沒管住!
功能設計不夠強大,制造良率不高,質量不穩定,都成為致命問題。
自主研發的,為海爾、波導、長虹等代工的,基本沒時間在市場上站住就很快被淘汰。
訂單越來越少。很快產線又停了下來。
IDM產品處也難以為繼。
一部分同事被分到IPEG產品處(生產蘋果外殼),一部分被分到了HN富士康。從此分道揚鑣,開始了不同的富士康職場道路。
IDM這一年的經歷使我認識到在富士康這樣的大企業也會有決策失誤,管理層也有拉幫結派任人唯親。
雖然存在時間短,但殺傷力卻太強。
如同一場鬧劇,暴露了富士康管理混亂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