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到江湖,談及武俠,大家應該會首先想到金庸,以及金庸的武俠小說。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后記》有一副廣為武俠迷流傳的對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其實是金庸先生提取自己十四部武俠小說的書名的第一個字所組成的對聯。
作為一個書目,每一個字代表哪一本小說,武俠迷們大概可以如數家珍吧。
喬峰、郭靖、楊過、令狐沖等眾多角色,相信只要讀過金庸的小說,或看過電視電影,無不對他們印象深刻。
他們的傳奇經歷蕩氣回腸,他們的狹義風度恣意逍遙,
他們的江湖恩怨錯綜復雜,他們的感情恩義兒女情長。
當然,作為角色的正邪屬性,大概在各位看官心中也早有定論。
然而有個人物,對于他的爭議話題,也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在金庸的原著中,他只是個占據4頁篇幅的配角,可他的確是有具有顛覆性潛質的角色。
特別是那部以他(她)為主角的改編電影誕生以來,他(她)就一躍成為金庸群俠中的一顆閃閃明星。
他(她)亦正亦邪,理論上,人們對他(她)應該是又愛又恨才對。
但我猜想,只要看過那部電影的人,都應該會深深折服于他(她)這個人物的魅力與魔力,堪稱絕代風華,驚艷無雙。
這個他(她)就是——
東方不敗。
二、
自從林青霞版的東方不敗登場后隨即萬眾矚目,東方不敗這個角色形象基本就被定格了,空前絕后,恐難再有超越。
然而,在電影《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拍攝之初,金庸先生曾經特意致電導演徐克,明確反對林青霞出演東方不敗,但最后徐克力排眾議,仍然堅持要用林青霞。
原著中,東方不敗只是一個奸邪的配角。頂著聲譽滿身的原著者金庸先生的反對,堅持已見追隨內心去顛覆去塑造一個全新的東方不敗的形象,其實對于徐克來說,不啻是一場豪賭。
倘若這個角色以失敗告終,可以想象,金庸先生的武俠粉絲,全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圈子的電視電影觀眾,會對徐克這個自大妄為的“瘋子”報以怎樣的無盡嘲諷。
然而,徐克最后賭贏了,東方不敗成功了,無比的成功。
東方不敗的武俠江湖脫胎于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如果說金庸先生博大精深的江湖是三千弱水,那么徐克的這一瓢——東方不敗,就是一口風情萬種的美酒。
這部電影或許難以獲得金庸原著粉的認同,但銀幕下林青霞的倩影已經不可磨滅地成為電影史上永恒的經典。
三、
成就東方不敗的經典形象,最大功臣自然就是林青霞,她那份獨特的美,時而嫵媚時而陽剛,時而溫柔時而霸氣,完美演繹了東方教主亦陰亦陽的氣質。
此外,當然還應歸功于徐克,作為鬼才導演的他,那超乎常人的藝術眼光和執著,著實讓人嘆服。
而如果除去以上兩點主要因素外,我覺得成就東方不敗電影的成功,還有賴于那充滿江湖俠氣的精彩配樂。
屬于東方不敗的主題音樂,一曲名為《邂逅》。
此曲先以琴弦撩撥起聽眾的情緒,接著用強勁的鼓聲作為背景,使琵琶顯示出極盡恢弘的氣勢,同時又似在如泣如訴地講述著,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江湖恩怨。
這是香港電影配樂大師的手筆。
這位大師多次獲得金像獎,是與黃沾、顧家輝、雷頌德等齊名的音樂人,是中國武俠音樂的開創者之一。
他的才華夠資格撐起半個江湖,豐富了觀眾對武俠的無限遐想,但因為他為人低調,也沒有什么緋聞,而且長期工作于幕后,可能你不認識他。
這位大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卓凡。
袁卓凡為很多影視作品創作的音樂都成為經典,他的音樂一經發表,就經常性地被其他影視作品被引用,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東方不敗》、《白發魔女傳》、《黃飛鴻》等系列電影的配樂,都是武俠音樂中的精華之作。
其中我最為喜愛的是電影《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中的系列配樂,除了上面那首經典的《邂逅》,還有神秘悠遠的《曲諧》,恐怖壓抑的《伏擊》,幽怨纏綿的《傾心》。
有興趣的朋友,建議下載以上的音樂來聽聽。
這些名曲估計大家都早已在不同影視作品中聽過,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一聽難忘,只是不知道這原來是袁卓凡的大作。
毫無疑問,東方不敗以及其他的一眾金庸群俠,他們恩怨情仇交織組成的江湖,在袁卓凡那懾動人心的音樂篇章中得到極致的升華。
四、
傳奇人物曾于江湖呼風喚雨,哪怕多年以后,他人早已不在江湖,可江湖處處,仍流傳著他的傳說。
斯人已去的黃沾,仍有首現代七言詩《人生江湖》流傳于武俠迷中: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徐克也引用此詩在東方不敗的電影中,詩中意境也很好地詮釋了江湖的豪邁與悲涼,命運的無奈與羈絆。
不可一世如東方不敗,她也在感慨情動時,于落魄簡陋的火堆旁,赤著腳,彈著琵琶對月當歌一曲《笑紅塵》。
紅塵多可笑,癡情最無聊。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一個霸主去浪跡天涯,體驗紅塵生活百態,也別有一番韻味。
江湖,那是一個讓人沉醉的名詞。
江湖,也許就是人生。
恩怨可結于江湖,也可相忘于江湖。
或許每個心懷遠方的人,都有一個仗劍天涯的江湖夢。
五、
現代社會最大的江湖,莫過于那大千商業世界了吧。
我們都知道馬云創立阿里巴巴,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跟隨馬云創業的十八個人,被稱為“十八羅漢”,而“十八羅漢”都稱馬云為“風清揚”。
馬云是個不折不扣的武俠迷。
他曾經找過張紀中,希望自己能扮演影央視版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
在阿里總部,馬云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
阿里巴巴的價值體系都被稱之為“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馬云還曾親自面試過一個保安,后來竟成為阿里的產品總監,在阿里中人稱“楊過”。
馬云愛練太極,見過“氣功大師”王林,公開表示過對未知領域的好奇之心。
有些人,天生就是“武林高手”,他們可以一手營建屬于自己的“江湖”。
那些“風清揚”們,注定是江湖中的泰斗宗師。
每個人都渴望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江湖。
更多的人,都是有意或無意地進入或卷入江湖,或隨波逐流,或馳騁拼殺。
不知你是希望能在江湖中稱王稱霸,一統江湖,還是希望樂得逍遙,笑傲江湖?
或許一切也只應付于笑談中。
所謂江湖,或許真的只是夢一場,
然而,人生到頭來,誰能肯定不也是夢一場?
今夜,突然在硬盤深處,翻出多年前收藏的東方不敗電影原聲配樂,隨手點播。
偶聽一曲江湖味道,然后,胡言亂語。
卻也無妨。
令心中的江湖,添一點神秘,留一分傳奇,多一次向往,就如同把一個裝飾好的夢,藏于心中。
不挺好?
今夜,盼可在夢中的江湖,仗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