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學校的路不遠,我們總是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有時候天還沒有亮,我就被經過的同學叫醒,睡眼朦朧中穿好衣服。早上出門去學校的時候很早,天蒙蒙亮,出門前,奶奶總是習慣性的用手在我臉上抹一下,說是這樣出門就不會沾染上寒氣了,以至于我長大了,每每清晨推開門要出去的時候總是會想到奶奶的話,寒冷的冬天里,心里也是溫暖無比的。在那一刻我那稚嫩的臉蛋和奶奶那粗糙的手掌一定是產生了某種化學反應,釋放出來的氣息,才會讓人如此念念不忘。小時候的我可能還會矯情的在奶奶的手掌下扭捏一下,誰知那滋味在長大后就再也嘗不到了。上學路上小馬路的旁邊,一邊是房子,一邊是密密的叢林,叢林往外就是那一條長長的河流,永遠在那里靜靜的流淌。
我們興致勃勃的行走在路上,首先就是拽著奶奶給的幾角錢,半路上買兩個剛剛出鍋的水煎包,蓮藕餡的,熱乎乎的,咬一口下去,糯糯的,特別好吃!包子是用柴火煮出來的,遠遠就能聞到香味,讓我們清晨的上學路變得更加有了歡喜,小小的我們就暴露了吃貨的本性!賣水煎包的是一個老阿姨,只賣這一種餡的包子,每天好像等在門口一樣,看到我們來了,她總是格外歡喜,瞇著眼笑的合不攏嘴,看到她我總是覺得特別神秘。她的側身,一盞昏黃的燈牽出來,照在門口,屋子里面還是黑洞洞的,我總喜歡好奇的把頭伸進去,想探一探里面的情景,終究一無所獲。這種神秘感延伸到手里拿的包子上,吃起來滋味便覺得不一般了,小時候的我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總感覺這包子被施與了一種魔法,吃起來的滋味難以忘懷。
上學的路,印在腦海里的總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其中一個場景似夢似真,總是縈繞在心頭難以忘懷,上大學后,喜歡胡亂寫些東西,于是就把那個場景編成了一個故事,取名《浮生若夢》。
阿元常常跟人說起他小時候被自行車撞倒的經歷。阿元說那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小學2年級的時候,在上學的路上,她和月月兩個人一前一后走著,就那么一瞬間,一輛自行車從兩個人身后碾了過去,不偏不倚。
那是一個多霧的清晨,灰黑的天蒙蒙發亮,兩個小不點小心翼翼的在路上走著,雙手拉著肩上沉重的書包,“事故”就那樣發生了。
一個黑色的大塊頭上面坐著一個中年男子,最后那個中年男子頭也不回飄然而去。那個大塊頭是當時最流行的單杠自行車,至今依然讓人記憶猶新。
阿元記得那件事,那一幕,那個場景,像電影一樣印在他的腦海里。然而,腦海里,阿元不是主角,是看客,沒有哭沒有鬧。在阿元的記憶中,兩個孩子仿佛是舞臺上的演員,那么淡定,那么從容。一前一后倒在自行車的車輪下,卻都巧妙的翻了一個跟斗,最后,拍拍身上的土,帶著沒有受傷沒有疼痛的欣喜,繼續高高興興的往前走。
阿元常常想,這是夢還是事實?她怎么會翻跟斗呢?月月怎么一句話也沒有說呢?中年男人怎么沒管她們呢?她們怎么沒有受傷?感覺不到疼痛?…幾年前,她一定會斷定,這就是事實,這是她與人說話的故事和素材,然而現在,記憶越來越模糊,她不能確定了。是真?是夢?
上學路上,對于我們這些孩子,是新奇的好玩的。我們一路走,一路呼喚著同伴,前行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首先我們看誰家的燈還開著,在窗戶旁叫幾聲,如果是大人應答的,我們大概就知道,小孩已經走了,更多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是大人鍋碗瓢盆里傳出來的催促聲和小孩子的叫聲。如果誰家的燈關著,也許是孩子已經走了,大人還在繼續睡覺,也許是孩子還沒起來呢,膽大的調皮的孩子二話不說就跑到窗戶跟前,左看看右看看,膽小的孩子像我就從來不敢靠近窗戶,可能也是因為奶奶一句常常掛在嘴里的叮嚀有關,奶奶常常說,千萬不要趴著窗戶往人家屋里看,別人知道了是很不好的。至于哪里不好,奶奶沒有說,可是單奶奶這樣一句話,就足以讓我乖乖聽話,從不敢靠近別人家的窗戶。
關于這個窗戶的故事,也是一件接一件,一個窗戶變成了許多故事的入口,還是跟上學的事情有關,一天在路上聽到幾個小伙伴在小聲議論什么,古靈精怪的文文讓大家猜她在玉家窗戶外聽到了什么,大家都摸頭不知腦,但很顯然好奇的神經細胞都被她激活了,上學的路上又多了些詭異。她嘻嘻哈哈的說:聽玉的媽媽對玉的爸爸說“親愛的”!三個字拖腔帶調,語氣嗲嗲的,模仿的還很像,逗得旁邊的伙伴們咯咯直笑,同時都發出一聲“咦……”,語氣里有驚訝,有不好意思,還有一陣鄙夷……有一些跟著起哄,還有一些是懵懵懂懂的模樣,歪著頭看著說話的他們。對于小孩子來說,在對世界充滿無盡好奇的年齡里,在原始性欲開始激活的年齡里,對大人的世界,男女的關系,更是把它們看做神秘的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有機會就想揭開看個究竟,就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少有父母在身邊,放養大的“野孩子”了,記憶中,在我們的世界里,連“我們從哪里來”這樣的問題的謎底,也是無從知曉的,在農人每天的粗衣粗食和忙碌中,在那個世界里都是扎扎實實的佝僂的身影,是很少聽到一句浪漫的情與愛的,所以一句“親愛的”就像打開了魔盒一角一般。當時小小的我,屬于懵懂的那一類孩子,處在邊緣不摻和,竟然對他們談笑生出了些許反感,覺得他們壞壞的。每每想到這里,就好像看到另一個自己明晰的影子,用另一雙眼睛看著周圍的一切,帶著倔強的批判精神,好像一個小俠女一樣要與這個世界的惡勢力做斗爭。
?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內容,天真的傻傻的,還有一點小壞,就像我前面說的,是小天使與小惡魔的結合體。上學的路,也因為有了這些小故事而格外有味道,現在想起來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