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腦子笨的人來說,干活是漲知識的唯一方法

干活累是累點,但可以漲知識呀,這能給你安慰嗎?不能!Sorry,我也不是故意要戳到你痛處。畢竟生活中不能理解的事比比皆是,用腦漿子怎么想也只是似懂非懂。在自己還沒想明白之前,是很不便于發表見解或侃侃而談什么的,當然前提是有與你對話的人存在。壓根沒人聽你說這說那,那就得忙著自己和自己對話,還是盡量減少些腦中的疑問,腦子內存明顯不夠用呀!給我醍醐灌頂的人至今也不出現。

老在新聞里聽說什么“結構性矛盾“,覺得自己懂呀,這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就是......之間的矛盾。真要說得很清楚又說不清楚了,難道還要去查一下政治經濟學的解釋不成?一不是學生要考試,二不是教授要接受采訪提問,純屬自己為難自己的事就不要做了。

于是腦海的沙灘上有了這枚很小的貝殼,它既沒有被扔回海里,也沒有被沙粒深埋,只是在海浪的沖刷下時隱時顯。

這樣的貝殼在我腦子里面還有很多,可我沒時間清理。我得先干完腦子外部的活,所謂日常瑣事。可這類事從沒有一口氣干完的說法,只要時間還穩步向前,宇宙暫時還沒啥危險,非做不可的雜事就會源源不斷排滿你的日程。

每日洗碗刷筷就是其中的一項。雖然對于洗刷的動作已經嫻熟到機械,但恰逢身體內部氣候甚好,我腦海的沙灘上難得也是一派風和日麗。就在我洗完筷子將其插進筷子蔞時,那枚不起眼的貝殼突然被陽光反射,靈光閃耀,頓時我get到了。

為什么我喜歡把筷子簍放在水槽邊,這多方便呀,洗完筷子一順手就放進去了。而某“領導”認為一定要放在電飯煲旁邊,不容隨便移動,這是因為他從來不需要洗碗,他只需要吃飯,當然是后者方便于他。This is why.

答案對大多數人是殘酷的,看似在同一空間資源共享著的人,在思維方式上的鴻溝卻并不亞于馬里亞納海溝。當然我是要做妥協的那個人,原因也很簡單,這是規定,執行就好。筷子簍被移動的距離,不過就是地圖上呈現的太平洋之間的距離。

我又聽到了電視里的播音腔在說:"......存在結構性矛盾,但在合理的范圍區間,形勢總體向好。"

于是那枚小貝殼被我拋向太平洋,悄無聲息地沉沒了。我不過是明白了一個很無聊、很擰巴的知識,盡管這樣,還是明白了的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