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聽了三位新教師的語文課,這一課我們昨天已經大概幫助他們圈定教學內容,設計了教學流程。三位新教師一樣的指導,今天的呈現卻有不同。其中第二位教師比較突出,她的語言特別干凈,沒有拖泥帶水,沒有多余字句。想到我稀里糊涂啰里啰嗦十幾年才有人指出教學語言有問題,想改變,卻特別容易言多語失,不由對她心生敬佩!第二個優點是她的各個教學環節均指向明確,絕不旁逸斜出。導入,播放音樂,引用歌詞“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倒影的湖水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在朱自清的文章里”自然而然進入課文的學習。反觀其他老師,有比較拖沓的,有忘記指向性任意發揮的。如,要求學生選擇合適的音樂,作為朗讀背景音樂時,有教師不厭其煩說這是什么曲子,作者某某,似乎我們的關注點在音樂 ,其實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感情基調。選擇某曲子的原因,是表達的感情相符。第三個優點,是每個教學環節均有要求,有輔導,有反饋,有強調。如,識字環節,要求學生先自己復習,增加趣味性設計游戲環節,再指出那些字詞容易寫錯,如何識記。指導朗讀環節,自己示范讀,要求學生關注重音和停連,再分析那些應該重讀,如何停頓,作業的布置等等。
看到單位新進教師這么高的起點,為學校高興的同時,自己也有一種緊迫感。必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