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晚北京上空有彩云追月,吃過飯便在窗邊尋覓。樓層不高,又有點下小雨的跡象,理所應當是沒見著了。
沒月亮看,便聽聽歌,想想從前。記憶中的中秋,是高三時的奮筆疾書。那個中秋晚上,沒有假期,正在自習。下課的間隙,很欣慰的尋得片刻安寧。那晚的月兒并不是特別圓,卻清亮的迷人,金色的光輝灑下來,透過桅欄照射在二教三層的過道里,格外暖人。操場上是有人放花燈的,男生女生躲過了監管的大掃蕩,一燈兩人,舉個燈,互相許愿。有些則坐在干爽的草地上,繞膝而坐,侃侃而談。
很奇怪為什么記憶停留在當時,而不是最近一個中秋。興許是因為高三,又或者是因為在家里。我是個隨遇而安的人,沒有偏執的歸屬感,卻也偶爾有無法替代的情結。
平板上王菲在輕輕哼唱:“回頭看,當時的月亮?,曾經代表誰的心,結果都一樣。”是啊,那時看月光,覺得平常,現在想起那時的月光,卻覺得不同尋常,念念難忘。當時如果沒有什么,當時如果擁有什么,又會怎樣。
此刻再去看看天空,是天公也不愿打擾的另一份清幽。父母親友此刻應在家中,賞月觀影,其樂融融;在異國他鄉的好友,也會有美麗的月光陪伴吧。
鮫人對岸,思月流珠,愿人長久,共我嬋娟。
當然,賞完月就早點休息吧,縱情放肆的假期并不能緩解疲勞。康德說過,三樣東西有助于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
祝,中秋快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2015年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