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級的課不容易。
我設計的是一節《文明禮儀》課。
一、教學目標:1、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植入文明禮貌的種子。2、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語音聽故事,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參與意識。3、讓學生把文明禮儀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二、教學過程
一)、整理桌凳看教室衛生,引出尊重一詞,一是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二是尊重師長。毛主席曾對他的老師徐特立說過:“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現在還是我的先生,您將來一定是我的先生。”
二)、三句話、一個動作
1、師:在學校的走廊上,或者在學校的院子中遇見了你的老師,你應該怎么說?
生:應該向老師彎腰低頭說聲:老師好!
(讓學生扮師生進行表演,增強體驗)
2、師:每一個同學都要樂于助人,當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說?
生:應該說:謝謝!
(表演,在實際場景中體驗)
3、師:假如你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應該怎么說?
生:對不起。(另一個要說:沒關系!)
(實際場景表演)
4、師:當和師長家長進行物品遞接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樣遞接?
生:應該雙手對接體現對老師長輩的尊重。
(實際場景進行體驗。)
三)、聽故事、明禮儀
1、師:假如說你和師長或者是同學在門口、狹窄路上相遇,我們應該怎么辦?讓我們來聽一聽《列寧讓路》的故事。
(設計情境讓學生們實際體會,增強體驗,明白謙讓尊重禮儀。)
2、師:我們和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在一起使用物品或進行活動的時候,就要有所選擇,這時候我們應該選好的大的還是選比較小的還是差一點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聽故事《孔融讓梨》。
(接著讓學生聽故事后的討論,進行情感體驗:要相互謙讓,而不是爭爭搶搶,要相互尊重,而不是為所欲為。)
3、假如你和同學相比,有比較好的一面,你應該你會怎么辦?下面我們聽故事《小老鼠踢朋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短處,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
四)、總結回顧
本節課通過三句話、一個動作、三個故事的講述體驗,要明白文明禮儀的重要性,要尊重同學,尊重老師,尊重家長,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要種下文明禮儀禮貌的種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p>
三、課后反思
1、不了解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駕馭學生的語言心里沒有底,當學生開始活動之后,出現了比較亂的局面,不知道如何去調整,在語言和動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向小學生學習,向一年級老師學習。
2、課堂設計的內容有點多,講的也有點多,已經超過了孩子們注意時間,有點花,令學生眼花繚亂,只追求活動的數量,而沒有追求活動的質量和實際效果,這樣下來只會事倍功半。
3、本節課是想通過一些動作一些活動,還有聽故事,讓學生從小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把文明禮貌的種子植入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也希望通過聽《喜馬拉雅》軟件故事這種方式,給學生們開辟一種閱讀的新方式,應該說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