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總覺得太陽總圍著我們轉,正如我們也曾以為,父母永遠不會離去。死亡,對于幼年的我們來說,是那樣遙不可及的命題。
小時候的我,第一次直面死亡,是在寵物小雞意外死亡之后,懵懂的我意識到,我將永遠失去它,嚎啕大哭,成了我面對死亡的最直接的方式。到了后來,奶奶的離去,使我慢慢接觸到死亡,并嘗試去接受它,盡管異常艱難,但是我知道,我必須學會面對它。我也懂得,在將來的許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父母也終將離我而去,縱然有再多不舍,除了面對,毫無辦法,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有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陪伴他們,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成長。
《怪物召喚》,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帶著憂郁氣質的小男孩,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和不合群,使他成為了校園暴力的對象,看著他深邃的眼神,我們很難看懂他的內心。
男孩和母親住在一起,躺在母親身旁,陪她觀看最喜歡的電影,是這位小小少年最快樂的時光。男孩的母親身患重病,多次嘗試各類藥物治療都收效甚微,男孩越發的陰郁。
男孩把他的陰郁投射到自己最喜歡的繪畫當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畫紙里飛翔的筆尖,男孩勾畫出一幅又一幅關于怪物的影像。終于,男孩召喚出了夢中的樹怪。
噩夢里的樹怪成了現實,但是讓小男孩奇怪的是,樹怪并沒有急于吞噬他,也沒有像電視里的妖魔一般吞噬整個世界,樹怪為男孩講述了三個故事。
三個故事分別對應三個與傳統童話故事不一樣的主人公。一個受萬民愛戴卻不擇手段殺死自己愛人的王子,一個曾救死扶傷專研醫術卻為了信仰見死不救的醫師,一個渴望被人重視卻懷念孤獨的隱形人。
樹怪的三個故事,為的是引出男孩自身的第四個故事,一個關于愛與離別的故事。
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是矛盾的個體,似乎不符合童話故事的套路,高大帥氣英武的王子搭配溫柔善良的公主,仿佛才是世間最美好的一對。不,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類,正是矛盾的結合體,也正是有了無數的矛盾,才造就了世間最普通,但是卻不平凡的每一個故事。
男孩的第四個故事,講述的正是男孩的心聲,男孩渴望母親能夠康復的同時,卻由于長期受到陰郁情緒的折磨,而渴望盡早結束這樣的境況。
當愛面臨別離,你是否有勇氣去面對?
當死神降臨,你是否能夠學會放手?
生與死本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始終相依相伴,永不分離。沒有了死,生也將變得毫無意義。
故事的最后,男孩的母親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而男孩在樹怪的幫助下走出陰霾,直面死亡,并且接受了它。
電影的最后,男孩在母親小時候的畫冊里找到了樹怪的身影,也許,樹怪是母親愛的化身,幫助男孩走過人生最大的一道難關,又或許,樹怪就是死神。
當愛面臨別離,我們要做的,只有將愛珍藏心中,然后直面離別,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