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技藝
美國大學系統的自由技藝學科,是指歷史、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這些大學問。
《你能做任何工作》這本書就是文科生的就業指南。
所有和互聯網、計算機相關的技術崗位加在一起,也不到10%;那么剩下的90%的新工作是什么?大部分都和“文科”有關系——也就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市場研究員、咨詢、教育、娛樂業)
這其實是技術進步造成的。
1、什么文科才是好文科?
同樣一個東西,我們對它的評價并不完全是由東西本身決定的,而是和它所處的環境,文化背景條件有關系。我們研究人類學,就要學會理解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文化中意味著什么。
學了人類學,就可能擁有一種比直來直去更高級的思維方式。
這就是自由技藝教育的價值所在:他培養的是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技能的疊加,把文科的見識和理工科的技術結合起來。
好奇心+大數據=市場研究
同理心+基因測序=基因咨詢服務
文學創造力+互聯網=社交網絡經理
最重要的自由技藝能力是什么?其實就是“批判性思維”。
2、5種批判性思維
第一是探索新事物。
好的文科教育特別強調調研能力。學到的知識得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得會尋找新素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習能力,學會別人手把手教的東西,自己學會書上教的東西,自己學會書上沒有的東西)
第二獲得洞見
給一大堆各種各樣、雜亂無章的信息,能不能獲得一個洞察。
想要獲得這種能力,上大學應該選擇的專業是:藝術史。
分析一幅畫, 如果自己能夠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自己調研,把一幅畫的來龍去脈弄明白,就具備了市場研究的能力。
面對很多的信息,知道選擇哪些信息,忽略哪些信息。面對很少的信息,也能像考古學家一樣自己分析出來大量的見解。
藝術史帶來的不僅僅還是有關藝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分析能力。
第三是選擇和決斷。
如果現在根本沒有規則 ,你能不能自己制定規則,帶領別人完成任務?這就涉及到領導力了。自己的判斷可能出錯,但大量犯錯的經驗積累起來也是一種財富。
第四是理解他人。
得會使用權力。想要使用權力,就得知道團隊中每個人都想要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在哪里——你得能理解人。
這種能力可以從文化作品中學來(嚴肅小說,分析每個角色訴求,動機,利益所在,人物之間存在什么沖突,又是如何解決的)
你知道不同的人對一件東西有不一樣的看法,你能傾聽和你相反的觀點。
第五影響力
你能不能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首選要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這和寫作水平、演講水平有關。其次,得有共情能力,想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站在這個人的角度說。
工程師技術好就行,文科生需要人生經驗。
當前最好的一條路,就是把自由技藝和新技術結合。(文科生進高科技公司)
這個世界歸根結底,屬于那些能處理復雜問題的明白人。
小結:
1、在自動化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使用技術的門檻越來越低,那么學習自由技藝的文科生就越來越值錢。
2、你的關鍵技能不是什么具體的專業知識,而是”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3、最佳路線,把自由技藝和新技術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