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打算寫一篇“孤舟向晚,詩意人生”的散文,但思來想去,覺得很空洞,表達不出什么東西,直到我吃完晚飯,打開微信看到人民日報關于“蘭小草”的報道,一下子來了靈感,這不就是我要傳達的真正意圖嘛!
人生苦短,人世間我們又能見到幾個這樣的“蘭小草”,一個莫大勇氣的平凡人,可以在平凡中堅守,在平凡中甘于寂寞,我想這和他的善良和高尚有關,是值得學習和尊敬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贊美和傳承的。
世界很大,假如把人生比作汪洋大海的話,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朵浪花,有時隨波逐流,有時卷起千層浪,可是,在每朵浪花心里裝著一條小船,人生的道路需要我們自己去漂泊,或歡樂,或孤獨,在夕陽的余暉下,我們總會思考那些值得的和美好的東西。
蘭小草告訴我們,孤舟向晚,當我們的身影離開了,留下的卻是最美好的詩意人生,像風一樣地輕,像花一樣地艷,那束蘭花草也許是他的希望,他曾經說過,奶奶是善良的,她喜歡畫蘭,估計蘭就是美的東西。
我自小特喜歡蘭花草這首歌,那優美的旋律,多少次把我帶到童真的夢里,那是沒有喧鬧,充滿希望和年輕力量的地方,蘭雖高貴,卻生于谷,與草為伴,也許,他想把他的芬芳帶給這些小草。
在這個物質橫流的年代,有人已經超越了時代,堅守在那片海島上,救死扶傷,將自己的一切交了出去,他在書寫生的詩篇,不被世俗所遷就,他一塵不染,悄悄的來,悄悄的走,只有海鷗懂他那顆澎湃的心。
孤舟雖向晚,但青草兮兮,仿佛就在聽那個聲音,那個遙遠的,最響亮的聲音,讓我們愛吧,像戀愛一樣的愛,忘記自己,忘記苦難,全世界善良的人們聯合起來,讓山蘭漫漫,這是愛的芳香。
不管狂風暴雨,不管電閃雷鳴,生活的拮據,現實的繁瑣影響不了我詩一般的節奏,我為無尚,所崇拜的東西努力著,因為我是人民的兒子,這來自陌生的卻熟悉的聲音,他堅守的信仰就是共產主義,就是人類的崇高事業。
在這十九大閉幕之際,我們失去了一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他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還要重,他是超越的,他是偉大的實踐者,他以平凡而不平凡,孤舟向晚,向的是晚來的巨濤,向的是生命的最后一絲力量,最后一絲溫暖。
有的人,他死了卻還活著,他續寫著愛的詩歌,為歷史的進步注入更多的營養,這是幫襯,這是普世的價值,若有來生,我相信蘭小草他一定盛開在某個地方,發光發熱,只為心底那一絲的純真,悄悄來悄悄去,愛無聲,于偉大之處心安理得,于偉大之處感化人性。
靜靜地,我們看那漁舟唱晚,佳人歸去,世俗的赴東海而去,而那山花依舊爛漫,夕陽譜寫著無盡的人生,似詩,似那道不盡的人間真情。